京东工业赴港上市,揭秘背后的数智化转型之路

2025-09-24 14:48

  想象有这样一幕在京东总部的办公室里,深夜灯光还亮着,刘强东端起手边的咖啡,注视着一大堆业务报表。大家都知道京东做零售、物流名声响亮,可很多人并不知道,京东旗下还有这样一颗隐秘的“工业心脏”——京东工业。这个名字听起来挺“硬核”,可背后暗藏的故事,要比它的名字精彩得多。9月22日,他们就带着满满信心,朝着港股上市的大门迈进了。

  上市,其实说白了就和孩子考大学一样,是一场资源、能力与对未来承诺的大考。在这场考试前,京东工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22年到2024年,收入一路高歌,从141.35亿元增长到203.98亿元。要想象这个数目,不妨脑补一下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利润也摆脱了亏损,2024年直接跳到了7.62亿元,看得人心头一热。曾经为亏损捏把汗的投资人,现在应该能长舒一口气了。

  但讲真,赚钱的事儿谁都爱,可京东工业最厉害的一点不只是会赚钱。根据市场咨询机构灼识谘询的数据,这家公司2024年服务了约10,600家重点企业客户——很多是国民经济的“主心骨”,一半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和40%在华全球《财富》500强都在他们的客户名单里。这意味着京东工业就像城市中那个深夜还跑的水泵站,默默为无数工厂、企业提供物资和技术,让流水线不会停、货物供给不断档。

  光是“客户多”还不够,能做到这一点,背后靠的是“工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听起来有点玄乎,但翻译到日常生活,就是做到了“保供、降本、增效和合规”。原来企业采购一批零件得来回打电话、见面压价,现在平台上一操作就能配齐,节省下无数人力和时间。企业还能时刻知道自己的物料早到了哪儿,钱花得是不是最合算。这就像家里购物,从逛菜市场变成了动动手指,一切尽在掌握,省事又靠谱。

  有件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刘强东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隐身幕后。根据最新股权结构,他仍然紧握77.32%的股份——这不是“甩手掌柜”的操作,而是实打实的掌控力。公司还特意授予他3.68%的股权,以感谢他对京东工业的贡献。你一个公司的精神人物,得人心,拿股份,也是极少见的“情义之举”。

  而京东工业之所以能一路勇往直前,也和那些背后的“金主”分不开。两轮共5.3亿美元投资潮里,不乏诸如纪源资本、红杉中国、CPE这样的名字。他们像孩子比赛时的啦啦队,不断在边上加油呐喊,同时也注入实实在在的资金,推着京东工业从起飞道上一飞冲天。2023年融资后,这家公司的估值直接跃上了67亿美元,高高站到行业头部。据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9月的官方汇率测算,这个估值放到人民币上,是足足487亿元,够普通工薪家庭奋斗好几代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中国工业供应链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看到那些动辄上万家企业客户、每年数百亿流水、港交所上市这样的大动作,说实话不免心潮澎湃。从“买卖货”到数字化平台服务,从单纯追求规模到注重效益、合规,京东工业的成长,不就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吗?等到哪天,你家用的电气设备出厂、医院用的医疗仪器采购,背后都能看到京东工业的影子,那才真算是影响到了你我生活点滴。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感冒发烧时,家门口社区医院一拿药就能治好,背后其实靠的是整个供应链的默契配合。这一切,原来它就在慢慢发生。

下一篇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