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局势变了,任务非常艰巨

2021-08-13 17:31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


  三个层面理解新发展格局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新的发展格局实际上包括几层含义:新发展目标、新发展战略、新发展路径。

  1. 新发展目标

  新发展格局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发展目标和过去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下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到2035年我们要把中国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另一个是走绿色发展之路。

  1)到2035年把中国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2035年的远景目标做了非常精准的规划:过去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小康,2020年我们做到了,接下来的15年,我们要把中国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

  中等发达国家是有基本定义的,涉及很多指标,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创新指标、国际影响力、人均预期寿命,还包括生态环境以及法治建设等等,其中经济指标是最核心的。而在经济指标中,人均GDP又是最具代表性的。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应的人均GDP是25000美元,我国2020年人均GDP大约11000美元,到“十四五”结束的时候,如果汇率没有太大变化,我们可以接近15000美元,这也是当前多数学术认为一个国家进入发达国家序列的最低门槛。

  也就是说目前学界公认,在“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接近或者达到人均GDP15000美元,再经过十年努力,人均GDP要达到25000美元。

  这意味着,如果人口不变,还是按照14亿人口基数来计算,到2035年中国GDP将达到35万亿美元,是今天美国22万亿GDP的1.5倍还多一点,这是我们新发展格局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2)走绿色发展之路

  新发展格局里面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双碳。

  虽然双碳目标最终是到2060年,但2030年我们就要做到碳达峰,如何改变能源结构,如何进行技术变革,如何调整我们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都是双碳目标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新发展格局之下还有很多的目标,但这两个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绿色发展中要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这是新发展格局的第一层含义。

  2. 新发展战略

  过去我们走的是国际经济大循环战略,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一直非常高。2001年12月加入WTO之后,我们的经济对外依存度是20%,之后这个比例以很快的速度上涨,到2006年就达到了67%,这在所有的主要经济体里面都是最高的。

  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么大的经济体,如果对外依存度一直在60%以上,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当时国家启动了内需,一直到现在,经过差不多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由最高峰的67%下降到了32%,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经济还有三分之一跟国际市场有密切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过去外部环境还是相对稳定,因为那时候中国经济规模比较小,那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不觉得我们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挑战。然而今天再回头看,我们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快速发展了起来,的确给他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相应中国今天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逆全球化的思潮、民粹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中美关系巨大的不确定性以及疫情的蔓延等等,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因此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我们要走什么样的路,用什么样的战略,是需要认真系统思考的。

  现在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非常重大的决策——走双循环发展战略,这个是非常正确的。

  双循环发展战略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作出的调整,强调我们要培育自己的内部市场,但这绝不代表中国的经济不依赖外部市场,对外部市场没需求了,相反,我们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

  我看到一些报道,现在有的地方在做非常莫名其妙的事情,包括国有粮店、买房子要房票等,我希望这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希望他们知道这是没有出路的。

  如果通过票证来控制需求这个办法可行,我们早就不用搞改革了。当年票更多,粮票、布票,什么票都有。试图靠票来控制需求,靠国有把所有东西拢到一起来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这是没有出路的。

  因此我们不仅不能搞封闭,还要把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放到很重要的位置。我们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要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水平,使他们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力量。为此,重视社会资本的发展,重视民有经济的发展,重视收入分配体系的改革,这些是新发展格局战略发生的变化。

  3. 新发展路径

  所谓路径是指,我们的人均GDP要从现在的11000美元变成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25000美元,这个道路怎么设计?这15年怎么走?

  有时候设定一个目标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是需要智慧,需要对现代市场经济有深刻理解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人的力量有多大,力量真正大的还是市场,我们一定要尊重市场,不尊重市场,我们的目标很难实现。

  同时我们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这就跟今天的主题有关系。

  原来我们走了一条粗放式的发展之路,利用我们廉价的劳动力和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让中国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这个过程也使我们的环境受到了破坏。不仅如此,产业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也就不强。

  经济发展最终的目标是要让人生活舒适,让人的生活福利水平大幅度提高,这就需要整个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科技的作用。因此走科技推动创新发展高质量之路、绿色发展之路,这些路径是新发展格局里面的核心要点。

  新发展格局中的金融改革何去何从

  新发展格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法,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理解,我们的金融应该做什么样的改革?首先要明确,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点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在此基础上,金融发展要兼顾以下两个方面:

  1. 金融要服务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

  中国社会的变化很快,但中国的目标很明确,需求也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金融作为一种制度性供给,它是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来调整,来改革的。双碳的目标、2035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等,金融可以创造一系列的产品,来服务于这些目标。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