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赋能云仓,云仓成为解决效率问题的关键方法。云仓可以根据客户订单到不同仓库取货,甚至是异地就近匹配,云仓利用大数据整合、运筹和管理实体仓库系统,实现优化仓库资源配置和实时进行全国仓库系统的网络化运营与共享的管理,实现就近仓储下订单、拣选配送,拣选路径计算准确,节省物流费用,提高配送效率。
在数据驱动下,通过大数据的预测,在大量订单出现时,云仓仍能保证发货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错发漏发等问题。
当前多数企业仅做到了仓网的铺设,没有实现「云」的主体功能,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云仓体系。云仓,不是仓储的组合,真正要做到云的概念,还需要叠加数智化的技术与管理理念,需要数据驱动。
然而,“云仓”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数据驱动,云仓已经运用到实际当中,会逐步成熟且完善。例如,随着电商从大城市下沉到小城市,再下沉到乡村,云仓在数据的驱动下,也会随之逐级下沉,形成核心城市云仓 —— 地级城市云仓 —— 三四线云仓的多级分布形式。
云仓作为全新的智慧仓储管理模式,已经在社会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处于不断变革和创新中,最终将实现云仓模式的大覆盖、大普及。数据驱动下的云仓,将逐步发展为市场需求方的标配选择,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服务,将导致社会的电商营销、物流基础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从长远趋势来看,通过数据的驱动和赋能,云仓的商业模式也不再是靠仓储租金和作业费用获取利润,会逐渐由新的商业模式替代,例如提供供应链的增值、金融、大数据服务等,潜力无限。
三、云仓的未来在数据开放
云仓,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云仓也在变化在发展中。如果说,现在的云仓是1.0版,那么,未来的云仓则是2.0版,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开放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如上所述,数据是云仓的核心,但如果数据不开放,那么,云仓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据开放是实现云仓强大功能的前提,是实现云仓预测和合理调配的先决条件。
我们都知道共享经济的理念是:共同拥有而不占有。云仓,则是在仓储领域里共享仓储资源与仓储数据,从而完成统一调配,其前提是数据开放与共享。
不可否认,物流仓储领域的数据开放已跨入进行式,多个大型云仓平台:顺风云仓、百世云仓、苏宁云仓、京东云仓等,向社会开放了他们的云仓服务,同时也是数据的开放。
例如京东云仓服务于京东之外的客户群体,以整合共享为基础,以系统和数据为核心,输出标准化物流运作,赋能商家与合作商,提升商品流通效率。
京东物流还通过数据的开放,与腾讯智慧零售联合推出“京腾云仓”,以实现智慧零售和全渠道履约。
然而,目前国内数据完全公开共享存在难度,但随着数据的重要性和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当其利弊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所有企业开始公开数据,真正的云仓也终将落地开花。
仓配一体化是趋势,云仓促进了仓库信息与配送信息的开放与对接,在云仓模式中,仓储信息系统与配送信息系统直接对接,甚至统一编码、统一规则,直接在仓库内分拣时就按配送站点分组与归集,拣完之后直接配送,将仓库、配送的交接时间大大缩短。
然而,云仓绝对不只是局限于“仓配一体化”,最终是要从“仓配物流执行”到“数字化供应链运营”的角色转变,利用先进的云仓技术,借助数据开放的东风,深入供应链体系,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数据开放贯穿于供应链一体化的整个过程中,云仓是供应链的核心产品,供应链的服务链条里,云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云仓的优势是在核心供应链和物流业务之间创造更多的协同效应,从数据上把会员、商品、供应商、库存、结算在供应链上实现贯穿,上下游数据能够共享,能够协同,保证供应链的链条不断裂。
云仓的发展趋势是以数据开放与共享为主题的,通过数据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共享连接运营能力。
结语:云仓之所以能够称为云仓,是需要以技术能力为前提的,这些技术包括基础的仓运配网络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更包含了能以物流场景模拟与策略优化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因此,数据是云仓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