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希望陕西、甘肃,甚至新疆的农产品的加工、供应和销售都可以聚集到这个供应链中心。他们将此称为“特色农产品的聚集效应”,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各种产品的加工、运输时间和成本,因为从武功仓直接发货至北上广深等城市,使得过去在各个地方停留分拣的步骤被省去,达成“一地发全国”。
除此之外,物流设施的基础和政府支持也是京东物流在这里建仓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西北农产品运送难的问题,武功县从2013年左右开始就对电商产业园等场地有所投入,因而这里在京东物流建仓之前已经有一部分物流基础设施。京东物流仓储规划负责人张莉就提及,他们在规划武功仓阶段充分考量了当地作为物流集散地的车辆资源、运输相关的小型企业的数量和聚集情况。 武功县政府对于本次建仓也给予了大量支持,据李大爽介绍,京东物流的主要投入在设备、系统和人员上,而基建设施主要由政府负责。交通区位优势、电商产业的基础、政府的重视,再加上水果的销售周期更长、产业规模大,这些因素使得武功县供应链中心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尝试的成功率更高。
赶在猕猴桃上市的季节开仓,也是希望培养仓库工作人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经验方法以便复制到其他区域。 很显然,武功仓这个供应链中心想做的并不只是更快的物流,“如果单纯看物流业务,就把整个项目看窄了”,李大爽说。武功县的供应链中心在刚开仓的一个月里仍然扮演零售业务的供应链、服务商的角色,按照京东和其他零售平台的订单量来收取加工和物流服务的费用。
不过,他们很快会推出京东物流定制的水果,从而真正搭建起属于他们的产品标准,而仓库的营收就不再只是靠收取物流和加工费,而是整个水果产品的费用。 为水果类产品建立起选品标准,首先从采购端开始。 李大爽强调了供应链中心的选品标准。先挑选有十年以上种植经验的果园和农户,同时敲定品种和果子重量:按照甜度,翠香猕猴桃是首选;单个果子重量需要在80克到130克之间。在入库之后,这些果子需要经历三轮的评测,包括糖度和果型的检测,保证留下的果子甜度适中、大小和重量基本相似。在这之后,果子进入包装阶段,按照平均每天两万单来算,每天需要的工人有八十到一百人。包装完成之后,进入出库发送阶段,订单分成两种,分别是直接发给消费者和发给线下商超、批发市场。
对于农户来说,这降低了他们的销售风险,也会让他们愿意在生产上投入更多。陕西省周至县的农户佑长江夫妇今年摘下了八万斤猕猴桃,全部被刚开始运营的武功仓收走。这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像过去的二十多年一样,雇人或者自己用大卡车把猕猴桃运到山东和上海的市场去卖了,而面临西北销路少的情况,这曾经是常见的销售方法。但一方面,果子在运输中没有良好的保险措施,容易烂掉;另外,到达市场后的销售情况未知,他们在当时是面临亏损风险的。 就农产品跨区域的销售来说,京东物流的“产销一体化”之路仍然有可增长的空间。李大爽表示,在当地,大部分的猕猴桃还是会在传统的市场上流通,只有35%左右的猕猴桃是通过电商售卖,而京东物流的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每个月猕猴桃的产量在4000吨上下。
西藏仓的快递下乡
如果说武功的智能供应链基地代表着京东物流近年来新发力的战略,那快递下乡、在西藏等偏远省份建仓和提高配送效率,则是京东物流持续在加强的业务。而这背后,是乡镇、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升。
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总数量约1300个,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约2300万平方米(包含云仓生态平台的云仓管理面积)。在仓储的规划网络中,首先是按照城市级别布设不同类型的仓库,例如区域配送中心(RDC)主要布设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覆盖多个省份;而前端配送中心(FDC)又被称为“城市仓”,它们坐落在更低线的城市,覆盖面更小。
▲京东西藏拉萨的智能物流仓。
仓储的下沉是让京东快递到达低线城市和县城、村庄的主要因素之一。在2020年,京东物流在阜阳、惠州、临沂、遵义等地建了城市仓,其中有一些仓的4到6线城市订单占比达到90%。 除了依照城市级别划分的各个仓库,京东物流还特意把自建的智能物流园区“亚洲一号”划分为仓储的另一个维度,它的特点是体量大、自动化的程度高,拥有不同工种的物流机器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京东物流仓库在技术上的进化。
第一座“亚洲一号”2014年在上海投入使用,而在2020年,京东新投用的12座亚洲一号全部位于二线到五线城市,包括太原、长春、齐河等城市,被京东物流称为“新基建面向下沉市场的重点布局”。在下沉市场中,它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提高快递流通的速度。 2021年6月,京东物流在西藏拉萨的智能物流仓投用,在这之前,京东物流在西藏的建仓和物流网络的铺设经历了十年发展。2011年,京东物流先在西藏建立了几个配送站,负责中小件配送;2015年,京东授权的服务商“京东帮服务店”在西藏落地,它主要为县域和农村消费者提供代客下单和大件商品的送、装、修等服务,这意味着大件商品开始通过京东物流进入西藏。当下的智能物流仓前身是2017年正式投入运营的仓储物流园区,它在西藏实现了电商配送“当日达”。 这一切也离不了当地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