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制裁势必对传统车企在俄罗斯的布局造成重大冲击。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据乌克兰冲突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全球汽车供应本已紧张的产业链和价格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受到影响的德国汽车厂商将会寻找其他零件替代方案,零件价格存在上涨趋势,车企利润将会被压缩。
中国一汽早在2012年与俄罗斯最大商用车生产商GAZ集团合作,在俄罗斯境内建立生产基地,生产和销售中重型卡车,2019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的首个全工艺独资制造工厂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投产。
欧美制裁无疑将冲击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以俄罗斯为跳板的出口加工。长城欧拉汽车在2月15日,表示由于芯片短缺、零配件供应无法保证生产等诸多原因,导致黑白猫车型订单积压较多,不再接受新订单。
(2019年,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投产) 天然气上涨提高制造业生产成本 随着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欧盟国家最先受到影响,尤其是德国。供应链风险情报公司supplyWisdo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tul Vashistha表示,德国制造业和电力的大部分能源需求都来自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如果紧张局势继续上升,我们看到潜在的战争或制裁导致的中断增加,这将阻碍德国的制造业生产。工厂将需要削减产量,这将导致在其他国家进行生产。 德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其他运输设备、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中国主要从德国进口汽车及令牌见、机械器具、变压器、风机等产品。这些产品价格在远期可能会上涨。
粮价上涨,玉米小麦等粮食供应链受到影响 据央视财经,乌克兰是我国玉米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824万吨,占比29.07%。据了解,我国进口的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加工。 玉米相关的上市企业有北大荒、大北农、厦门象屿等,业务开展的成本相应会上升。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占全球产量的10%,国际出口的17%。乌克兰是全球小麦第四大出口国,占有11%的份额。与小麦相关的上市企业包括五得利、金沙河、中粮粮谷等多达50多家企业。 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智库机构“中东研究所”指出,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以大饼为主食的多个中东国家面粉供应和民生可能会受到影响。 如果冲突引发对于俄罗斯更多的制裁,影响中欧贸易运输通道,欧洲企业存在缩短供应链,将生产端带回离自己更近的地方,以应对风险。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冷战时期,双方的贸易和运输几乎完全中断, 虽然这些都是潜在影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家上市企业均表示这场战争的影响不大。未来的具体影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