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向Web 3.0时代迈进,各个行业都加速数智化转型。新的发展趋势,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算力,越来越多的被提及、被重视,这给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新的挑战。
陆玖财经曾发表《得算力者得天下》一文,从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算力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简言之,无论在元宇宙还是在实体企业的发展,都有赖于算力的增长。下一个互联网时代,哪个企业能占得先机,除了看芯片的研发生产,就是看算力的发展。
具体到中国,目前与算力有关的最重要的场景,就是近日正式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
这个可以比肩“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重要性的国家级工程,提出的背景就是,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并且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超级算力要消耗大量电力,所以把数据中心建在地价更低、资源更丰富的西部。
所以,能在底层算力领域有所突破的企业,就有更大的希望获得长期发展和增长。
在算力方面多年的部署为企业带来的好处已经开始显现。以中国最大的公有云阿里云为例,云业务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收入组成愈趋多元化,本季度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上升,占到本季度阿里云总收入的52%,来自金融及电讯行业增长强劲。
当算力逐渐成为基础设施,谁能率先在算力方面有所突破,谁就能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2021年11月发布的最新全球超算排名中,日本的“富岳”持续4次登顶,美国的顶点和山脊分列二三位,而中国的太湖之光“神威”排名第四;美国上榜机器的总性能为986.5 pfs(千万亿次/每秒),中国上榜机器的总性能为530.1 pfs,差距还比较大。
未来算力会不会成为和今天芯片一样的,限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除了靠国家推动,还要靠大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毕竟超算的建设、超级算力的发展,都需要巨大且长期的前期投资。
净利润当然还是一项重要指标,但已经不再是衡量互联网企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在行业转型时期,是否能及时调整架构和业务,能否创造新时代下的新价值,是每一家互联网企业现在的重要课题。
毕竟活下去,才能继续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