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度依赖抖音、不断上线或投放过多商业化的板块和内容,也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感,甚至造成一定用户流失。
在微博、知乎等平台上时常能看到网友们对抖音带货广告越来越多的吐槽,例如 " 现在刷抖音 10 个里面大概 7 个是广告,以后会全是带货广告吗?"、" 抖音都成广告抖音了 " 等等。
另外,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发力短视频和种草内容也值得引起抖音的警惕。
今年 2 月,拼多多将此前内嵌于其他模块的多多视频转移至 App 首页下方的一级入口,取代了此前的 " 推荐 " 板块,进一步深入短视频领域,且多多视频沿用了拼多多经典的补贴营销打法。拥有 8 亿用户的拼多多精准狙击,抖音面临的分流压力可想而知。
去年 4 月,抖音电商总裁康泽宇曾表示,并不希望将电商业务过度依附于抖音,而是以抖音 APP 为电商业务基础,向外进行新的探索。
而从抖音盒子、可颂、Fanno 们的结果可以看到,向外探索后的结论是,字节的电商业务至少在短时间内还是离不开抖音 /Tiktok。
当然,抖音的成绩也没让字节失望。
2020 年开始,抖音电商 GMV 开始爆发式增长,GMV 较去年翻了逾三倍至 5000 亿元,2021 年增至 8000 亿元。据抖音官方数据,截至今年 4 月底,抖音电商过去一年的 GMV 已是同期的 3.2 倍。据悉 2022 年的 GMV 目标值高达 1.7 万亿,即较上一年的水平翻逾两倍。
商家资源、用户流量和物流支付体系是电商平台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坐拥接近 7 亿日活用户的抖音自然不用担心流量问题;" 二选一 " 不可行后,抖音承接的商家资源越来越多,涵盖美妆、家电、服装等品类的多个品牌;物流支付体系上,字节也通过发挥 " 钞能力 " 不断收购和投资,逐渐为抖音扫清障碍,拿到了支付牌照," 极速达 " 和 " 音尊达 " 等配送服务也陆续上线。
如此看来,抖音已经正慢慢做好打赢电商这场持久战的准备。
如今抖音电商的目标,既有尽快完成商城体系的基础搭建、培养用户在商城直接消费的习惯、拓展兴趣电商消费场景,也依然要尽可能地平衡内容与电商布局的占比,时刻考虑到用户体验感。操之过急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是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