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供应链与物流发展的方向

2022-10-17 13:36

  但随着科技和全球化发展,数字经济跨越高山大海,对中国国家供应链安全,杨达卿在相关文章中指出:

  一,供应链安全需要建在科技、交通、金融、军事、外交等高边疆之上,有适配的金融、军事、外交等手段协同维护。分割的治理无法维护国家供应链安全。

  二,需要构筑虚实结合的数智化的供应链高配内驱,加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协同构筑的智慧供应链大脑,对供应链供需适配、高效优化、提质降本实现领先。

  三,需要不断形成有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生态集群,尤其基于支柱型、战略性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构建完善生态体系,强化自我修复能力。四,需要全球化供应链人才体系,既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内部综合型供应链人才,也包括流通服务领域的供应链人才。

  03

  建设适配双循环的

  供应链物流体系

  “二十大”报告全文5提到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无论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循环,本质讲的是产业链供应链,目标是建立以我为主,安全可控的循环生态圈。

  而现代流通是双循环的核心支撑,这现代流通是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现代交通、现代物流四部分支撑的。

  (一)总结过去五年成就

  (7)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第一次提“新发展格局”: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8)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第一次提“新发展格局”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

  掌链解读: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较倚重外循环拉动,中国经济引擎在上海、深圳、厦门等沿海港口城市,物流体系也被港口引擎拉动。

  但随着外需市场异动和国内需求没有充分挖掘,由此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也是由“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二)布局未来几年发展

  (9)在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部分还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10)在第十一部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掌链解读:第四部分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阐述的,该内容提到了前面分析的“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及“贸易强国”等。另外还提了“一带一路”等。

  体现的都是供应链与物流的内容。双循环的流通体现必然以制造强国、交通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为支撑,同时又服务于这些内容。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