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中国电商围攻亚马逊

2022-11-23 12:27

  目前,全品类的跨境出口B2C平台主要集中于中东、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地区基本落后于国内的经济和电商发展水平。想要赢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即使是平台化的模式,也亟待业务上的创新与变革。

  以拼多多旗下的独立站TEMU为例,在供给端,拼多多采用了0佣金的方式招募全品类商家,但卖家无定价权,主要由拼多多定价销售,然后以供货价与卖家结算。这既不同于亚马逊等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模式,也区别于SHEIN自营品牌的模式。

  03

  论持久战

  这场跨境电商大战注定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消耗战。

  正如兴盛优选引发了社区电商的创业潮,拼多多引燃了下沉市场的创业潮,SHEIN的成功也在激发一场互联网巨头的跨境电商布局浪潮。

  考虑到跨境电商业务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各大互联网巨头不菲的实力,这场跨境电商大战注定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消耗战。

  对此,就连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师傅”——段永平都表示看不透。他在雪球论坛上表示,“Temu挑战Amazon可能性不大,但在某些细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有可能的。我依然看不懂这个商业模式,没办法想象五年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目前来看,包括SHEIN在内,跨境电商巨头玩家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与挑战。

  SHEIN方面,去年试水三方平台业务并不顺利,而自营业务未来也势必会受到字跳、拼多多、阿里等玩家的挤压;想要维持高增速并不容易。

  此外,SHEIN早期的快速崛起,虽然得益于吃到了Facebook、Pinterest等多个平台的早期流量红利;但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其对服装供应链的整合。前者的红利已经难以再现,但后者供应链模式并非首创,也并不存在多高的技术门槛,会被竞对所模仿。

微信图片_20221123122458.jpg

短视频流量是跨境电商企业出海的重要依托

  字节跳动方面,虽然拥有TikTok巨大的流量池,但却没能解决好供应链问题。目前,其在跨境快时尚领域的前两次尝试Dmonstudio和Fanno都已失败告终。有业内人士指其更注重销售前端事宜,而忽视了供应链能力。而内部的“赛马”机制更是导致了资源的分散。

  拼多多被一些评论人士认为是SHEIN最有可能的挑战者。TMEU登顶了美国APPstore免费购物应用榜单第一也是个不错的开局,拼多多方面也为该业务计划了不菲的预算(未来一年的投放预算可能会超过70亿)。

  但是TEMU的当前热度很大程度来自于不菲的拉新补贴,能否吸引用户留住和复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少媒体也表达了对其产品质量的担忧和快递速度的不满。

  至于阿里,海外业务去年底被阿里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和国内零售、云计算享有了同等的地位,重视程度已然升级了。

  2022财年,阿里国际商业亏损14.18亿美元,意味着其对跨境电商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但与新玩家Shopee的竞争并不轻松。两家企业目前都在亏本换市场份额,竞争十分激烈。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哪个互联网巨头都难以挑战亚马逊的位置。亚马逊在欧美市场的中高端线上购物占据主导性地位。为了保证配送时效,其在过去十几年间持续建设仓储物流,这保障了其出色的服务体验,形成了自身的核心壁垒。

  而出海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们,无论是产品定位、市占率还是物流服务,都与亚马逊有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流量红利和预算支持作用衰减之后。

  04

  写在最后

  绕开国内统一采买、国外找代理的传统的服装制造业模式,也脱离了亚马逊、沃尔玛等中心化平台的束缚,通过独立站直接面向用户,SHEIN用极致的供应链能力抢走了ZARA等巨头企业的市场,实现了跨境电商的一次超级升维。

  跟随SHEIN的步伐,互联网电商巨头们也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升维之战,这场战役关系到巨头企业的新业务增长点,也关系到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

  对于国内制造业企业来说,这也是上规模、精细化、品牌化的一个契机。

  像服装一样,很多传统赛道也有被品牌化、互联网化和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互联网电商巨头们入局跨境出口电商有望带动这一趋势,让更多中国品牌打败更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