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之外,高管也可以单独汇报给刘强东。但刘强东不喜欢长篇幅的邮件,他喜欢浓缩了大量干货信息的邮件。有时刘强东会把这类单独汇报的邮件群发给所有高管——这意味着里面有某些他认为足够全员关注的重要信息。单独给刘强东发送的汇报邮件中,也不乏请功、报喜类邮件,但知情人士透露老刘很少会单独回复这类邮件。
“所有人都非常在意老刘的反馈,哪怕他简单回复一个’好’字,都是至关重要的信号。”上述人士说。一个特别完美的场景是:单独发送的汇报邮件被老刘批示并传递鼓励性信号,又在SEC或SDC会议上有言语上的鼓励或表扬——这被视为大喜。
但刘强东很难被忽悠。
不在办公室的刘强东有多种渠道充分了解京东。手段之一是京东内网。自京东有内网后,刘强东便充分赋予了内网的自由度——在内网上,基层员工也可以吐槽上级甚至京东的项目。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刘强东是京东内网的核心用户,他有时会在会议上突然说一两个“只有京东基层员工才知道的槽点或者笑点”。
另一个手段则是单独汇报邮件的变种:部分高管、中层以及昔日管培生群体,被允许通过邮件或者其他渠道向老刘或者老刘身边的秘书群体传递信息,这导致的结果是——如果刘强东精力允许的话,以他的视角从上空俯瞰,海量的信息足以让他彻底了解京东的大小事宜。
这样的情况下,刘强东敏锐地意识到,京东需要新的变化。
京东走出“舒适区”
大环境的变化,正在倒逼京东“走出舒适区”。
在11月18日晚的京东财报会议上,京东集团CEO徐雷表示:“我认为最坏的时刻已经基本过去。”
2022年,京东遭遇了疫情三年中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上半年净收入同比增速放缓至11%——这是2018年以来最低的增速;年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也降至9.2%——在经历了两年多的高速增长后,再次回落到10%以内增速区间。
这段“最坏的时刻”里,京东遭遇了两个外部压力点: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市场“寒气”,以及,抖快等新对手带来的新竞争。
曾有分析人士向虎嗅表示,在整个电商市场呈现出“萎缩”的态势下,抖音等新电商势力迅速分食传统电商平台的市场,这让传统电商平台在2022年“压力山大”。
外部压力,正在让“隐疾”突显。11月的财报会议上,徐雷曾公开表示:“整个集团还有太多的效率可以提升,今年利润方面最需要去改善的是 ‘降’,降本增效,比如更聚焦内部管理。”
有人士向虎嗅表示,通过10月至12月刘强东的几次内外部表态,能够感受到刘强东的“求变之心”。“如果说2018年人事层面的突发事件,让京东改变了发展轨迹;那么2022年来自市场大环境、竞对的压力,也正在重新改变京东。对于在幕前带领京东冲锋的高管兄弟们而言,新的任务正在开启。”
上述人士认为过去三年,以徐雷为代表的高管兄弟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守住江山,稳中求增”。在他看来,三件事是这帮高管兄弟们的关键答卷:其一,在2019~2021年京东净收入同比增速持续保持在26%以上,在刘强东隐于幕后之际,京东保持了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速;其二,在这三年中京东平稳完成了回归港股上市、物流健康单独上市的几件大事;其三,京东的活跃用户数从3.05亿爆增至5.8亿,几乎扩大了一倍。
“看完12月的经营理念学习视频,最大的感受是老刘对这帮高管兄弟整体上是认可的,对徐雷总是支持的。”该人士点出一个细节:老刘在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威望,帮助兄弟们更好地做事——比如宣布2000多名中高层降薪这件(得罪人的)事,除了创始人刘强东去做,谁适合去做呢?
但也不难感受到刘强东的不满。
有知情人士向虎嗅透露,通过11月的“高管培训会”和12月的“线下经营理念学习会”,可以明显感觉到刘强东对两个问题表达了不满:其一是整体的组织效率;其二是集团的战略失焦。
“老刘认为,京东应该聚焦成本、效率、体验这些关键要素。并且重拾低价策略、回归用户。”上述人士说。
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刘强东给高管和京东员工们再次描述了自己曾经的胜仗并剖析获胜的原因:打赢当当,关键因素是价格;打赢苏宁,关键因素还是价格。
而新的危机正在萦绕京东。2022年抖快平台上部分商品的价格低于京东,一些品牌会把“最低价”放到直播间。甚至,在京东引以为傲的3C领域,部分3C品牌通过自建直播间,绕开平台“低价引流”。
“有人在用京东起家的兵法,发动一场针对老牌电商的新战争。”上述人士分析称。
而效率问题上,让刘强东不满的环节之一是“漂亮却低效的PPT”、“好听却空泛的漂亮词”。
刘强东想改变什么?
“有人写了精美的PPT在会议上汇报,但业务的真实情况远非PPT呈现的那样。”一位内部人士向虎嗅透露,本次被“拿下”的高管之一在京东内部以“善做PPT闻名遐迩”。
“PPT大神”是一个缩影:自2018年后,刘强东通过会议制度、架构调整、信息渠道梳理来了解京东的运营细节,但这个制度存在一个缝隙——刘强东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以SEC和SDC会议为例。据悉,这些会议甚至会一下子开6~8小时,而高管们的汇报邮件可谓“海量”。
“他很难去一一核实,也很难去24小时持续工作。”上述内部人士说。
一个微妙的因素也正在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真实度:2019年开始,刘强东开始尝试放权。在最早的SEC会议上,他鼓励高管们多说,并提出“集体决策”。
这是一种不同于2018年之前京东的模式:此前,刘强东的意志会迅速形成决策,然后演变为动作;而2019年开始,在遥控状态下的刘强东允许“兄弟们”有更多献智献策、主动揽责、带头冲锋的行动。
少部分高管开始醉心于PPT和奇妙的词汇,或者吹得天花乱坠最终执行一塌糊涂。
“后来你发现他们是骗子!”11月20日的高管培训会及12月的经营理念视频学习会上,刘强东直接把这样的行为描述为骗子。
“有人拿美好的词汇和PPT给老刘洗脑,但最终执行出来和目标差距太大了。洗脑不是一次,而是多次,或者说持续洗脑。”一位接近京东高层的人士告诉虎嗅,在过去三年刘强东对兄弟们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耐心和信任,“放权的氛围自京东1998年创立以来是没有的。一些兄弟辜负了老刘的信任。”
上述人士表示,让刘强东感觉不对劲的有两点:其一,在2022年特殊的市场压力环境下,一些业务线的动作“违背的商业常识”;其二,有一些内外部的“真话”被捅到了刘强东那里。
触动刘强东内心“红线”的,与用户、京东口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