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者角度,外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自己动手制作,送到即可食用,但缺少了可视性与参与性,进一步说,外卖需付平台提成、骑手的送餐费用、餐饮店租金,最后留给食材的成本不多,一份价钱一份货,预制菜当然物超所值。
另一方面,外卖再快,都需要时间,对有的饭菜,在这段时间里,口感会发生变化,更不用说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了。所以说,预制菜与外卖的竞争,不是比谁送的快,而是从源头上遏制外卖,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外卖,可能是第一个被预制菜占领的地方。
三、内卷的外卖如何自救
中国外卖市场每天约3000万单,规模很大,预制菜的横空出世,不仅造就了“食界”的新格局,而且对竞争白热化的外卖市场给予了降维打击,使其雪上加霜,那么,外卖行业如何应对这一新局面呢?
首先外卖要回归外卖,这不仅是平台的问题,也是餐店的问题,如果出餐外卖商家,没有真正的后厨,没有新鲜的食物,只有给半成品和预制菜加热的操作台,自然难引起外卖消费者的长久关注,这就需要餐家的努力,如果急功近利,用预制菜糊弄大众,到头来吃亏的是餐店,还有为餐店服务的外卖。
有人说,日常下单的外卖中有70%来自预制菜,这与外卖平台脱不了干系,因为外卖平台不想限制商家使用预制菜。美团表示,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允许餐饮商家通过菜肴复热的方式进行生产、售卖。
饿了么也表示,按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第37号令,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商户可以自主采用不同的经营形式。看似合法合规,无可指责,实际上却在损害着消费者的利益——本来可以买一顿新鲜食物的钱,买到了一份加热的料理包,也在损害外卖经营者自身的利益,长此以往,点外卖的人会越来越少。
因校园引起的这波预制菜引发的关注热潮还没消退,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与C端比例大概为8:2,也就是说80%的预制菜最终还是要从堂食和外卖流入消费者口中,这当然影响了外卖的声誉,对订单造成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在订外卖之前,能否告知是预制菜,这关系到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如果预制菜标识详细,外卖使用预制菜提前告知,就不会造成困扰,外卖平台要把好餐店这道关。
从C端说,跟外卖竞争市场的那批预制菜属于消费降级,在吃完即扔的外卖面前,预制菜还要收拾碗筷、餐桌、灶台,根本不占据优势。
当然,预制菜制作流程简单,方便,快捷,可以让一些厨艺不精的人走进厨房,体验在家烹饪的乐趣。从这个角度说,预制菜吸引了不少群体,而这部分群体实质上与外卖目标客群有一定区别。
预制菜和外卖,在C端的消费人群也并非完全重合,面向不同的人群,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因此,预制菜不是简单的外卖替代品。
预制菜也有硬伤。预制菜,要实现长久保鲜,保证食物不变质,放一点合规合量的防腐剂,这自然影响口味,并且不意味着健康,这可以说是合规,并且是经济的,但并不合理。
现在,不少人觉得预制菜味道一般,而且做起来费功夫,属于鸡肋型产品,没有外卖方便,没有自己买菜做的饭好吃,集结而成的“性价比不高”,成为阻碍他们复购的“拦路虎”。
经调查,2022年预制菜的品质问题排第一位,第二个是安全问题。品质问题是口味复原能力,预制菜做的是不是跟炒菜味道一样,这是最难的问题。复原,保持原有的风味,保持营养成分不变化,叫锁鲜技术,这个技术是很难的;而安全问题是指重金属、生物毒素等等安全问题,包括生产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都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
再一个是同质化问题,预制菜现有套餐种类稀少、形式单一,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怎么样把做出来的预制菜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消费者的手里,是个问题;还有同质化竞争,怎么做到市场细分,高中低端分开,当然包括如何把美食与文化结合起来。
如何把预制菜做得更好吃、更符合国人的挑剔味蕾,这考验的是产业整体的产品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管控能力,而这也必然将会是未来预制菜行业竞争的分水岭所在。
群雄逐鹿的“预制菜”领域,要从赛道中成功突围,需要建立起自身独特的壁垒,从认知思维、商业模式、产品创新等方面发展,捕捉赛道新机会,抓住消费者“味蕾”,才能更好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和变化。
现代中国,对于食品餐饮,总的要求是吃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长寿,
预制菜标准缺失、行业发展散乱等问题,导致不少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卫生产生不信任。
专家开出的药方是标准化,即完善生产标准,把关菜品质量,从源头上保障预制菜产品的安全,但标准化流水作业,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口味的标准化,使新鲜食物的多元化美味消失殆尽。
我们认为,监管重点在于管好食品安全的底线,预制菜的品质问题,更需要市场竞争来逐步解决。
外卖和预制菜之间只能是竞争对手吗?答案是否定的,外卖和预制菜,并非二选一的难题,并不是绝对的竞争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是对手,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合作伙伴,关键在于你选用什么样的方式。二者之间不仅有中间地带,而且都需要各回各的本质。
从根本上说,预制菜与外卖都是针对家庭餐饮场景的解决方案,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便捷、更美味的食物,二者肯定会有冲击与挤压,但并不是没有携手的可能。
结语:外卖是否会消失在以预制菜为代表的食品工业化新时代,现在还难成定论,但预制菜对外卖的冲击显而易见,而且来势雄猛。
实际上,预制菜有预制菜的市场,外卖有外卖的场景,只要外卖把住这个关口,那就各有一方天地,也就是说,在餐饮这个大市场上,完全融得下预制菜与外卖共同发展,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