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全球的科技革命潮流中,亚马逊无疑走在最前列。尽管亚马逊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但放眼全球,亚马逊仍当属全球电商NO.1。本文通过案例深度解析Amazon Key给电商、物流带来怎样的全新思考?
10月25日晚,亚马逊宣布正式推出智能黑科技系统“Amazon Key”(简称亚马逊钥匙),并表示该项服务目前只对Amazon Prime会员开放,将于11月8日在美国37个地区上线。“Amazon Key”服务一爆出,引起中国国内众多媒体报道,“家里没人,快递员入户”、“无人在家,快递也能进门”......
但少有人以此为切入点,深度洞察亚马逊的商业布局,解读Amazon Key给中国的电商、物流带来怎样的全新思考。本文将对此做简要分析,欢迎同行拍砖。
一、透视:黑科技Amazon Key
(一)揭秘黑科技Amazon Key智能系统的服务构成
1.软件应用:亚马逊专门上线的APP“Amazon Key App”;
2.硬件设备:由智能门锁与Alexa Cloud Cam安全摄像头组成;
消费者需要注册Amazon Key的会员,绑定软件应用与硬件设备,实现物联链接,才能通过Amazon Key app享受自动控制开关的上门服务。
(二)目前Amazon Key的应用场景流程
用户可以远程实时监控,打开密码锁让快递人员把物品送到他们家中;或者创建临时密码,来允许好友和其他服务人员进入室内;Alexa Cloud Cam安全摄像头进行监控;此外,当有入侵者闯入时,系统会发出警报。
(三)具体到特定场景的使用效果
1.消费者在Amazon官网购买商品时,可选择“In-Home Delivery”(进门派送)。
当亚马逊的快递员将包裹送到用户门口时,快递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标签然后申请进入用户家中;用户的iPhone或安卓手机会收到一条APP的推送通知提醒;系统会自动打开用户家门锁(无需密码),并同时打开Alexa Cloud Cam安全摄像头,然后快递员打开门并且将包裹放入用户家中。
离开后快递员可以再次点击手机来锁上门。而快递接收人会全程接到物流提醒,包括一段标记时间的记录,并可以通过APP实时观看快递员的投放过程或者事后观看录像。
这里备注解释下:在整个过程中,快递接收人也可选择不让快递员进入其家中。
2.用户在网上选择上门服务时,点击“Provide Access with amazon key”(可以通过Amazon Key进入)上门服务者打开智能门锁完成进门服务。
这一点,业内专家黄刚老师曾点评:这背后的价值是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的用户信任;提供一系列的用户服务;沉淀出大数据对用户需求的分析。
其认为亚马逊的定位是成为你生活的智能管家。“这样一来,连接的上门服务就多了,保洁、遛狗、家教、外烩(让厨师在你回家前烧好菜、摆上桌,跟女友回家就烛光晚餐),完全从卖货平台转型智能管家!”
二、揭秘Amazon Key背后亚马逊的商业逻辑
(亚马逊“飞轮”效应)
“每一件事物背后都有其商业的逻辑。”
为什么亚马逊会选择推出这套智能系统“Amazon Key”?下面将从物流、商业2个视角来揭开亚马逊的背后逻辑!
(一)物流是初衷,通过加强用户体验,完善最后一公里投递体系
无论是从视频的第一个场景切入,还是亚马逊官方介绍,Amazon Key的初衷是将针对亚马逊自身的物流网络Amazon Logistics,提供入户投递的服务,极大解决一直困扰物流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的世界性投递难题:“快递到家了,家里没人签收怎么办”。
尽管针对“快递到了人却不在家”的场景痛点,国内外电商企业相继推出“准时达”、“预约送货”、“智能自提柜”、“驿站签收”等方式解决,但Amazon Key提供了“智能开锁,入户投递”的颠覆性创新,打破了“无人在家,无法签收”的最后一米的投递区域隔离问题(一门之隔),这无疑给当下全球的物流最后一公里投递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其实为了加强用户的最后一公里物流体验,Amazon logistic已经将更多的快递物流业务掌控在自己手中,让送货服务尽善尽美。
除了即将上市的Amazon Key,早在2013年12月,亚马逊率先提出了“无人机送货”的前沿理念,并创建了无人机送货项目“Prime Air”。近日更是获悉,亚马逊发力全面布局智能储物柜,与全美多家物业管理公司(如AvalonBayCommunities、Equity Residential等)和产权所有方签订合同,为全美85万住户安装储物柜,提供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根据合作协议,物业须向亚马逊支付10000至20000美元以购买储物柜,这看出美国与中国国内的智能快递柜市场存在明显的差距。
此外,亚马逊物流未来的规划方面,其想象力确实领跑全球。我们来梳理下亚马逊物流未来综合的配送网络生态是如何构建的:
1.水平方向:陆网
可变车道:提出一种集中的道路管理系统,可以与多部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信息交流,对车辆的移动进行大规模协调,届时汽车可依据交通流量改变方向。
(亚马逊“可变车道”规划)
2.地下方向:地下隧道管道送货网络
地下隧道管道送货网络:将送货网络铺设在地下,以避免道路拥堵造成的效率底下,缩短送货时间。
(亚马逊“地下隧道管道送货网络”展示)
3.空网布局
空中物流中心:在指定区域的上空建立一种悬浮仓,然后用一种小型的接驳“飞船”将货物运送到目标地附近的悬浮仓,用无人机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
4.无人机送货集群
用小型四轴无人机组成“巨型运输机”集群,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排列,形成不同的形状和矩阵,满足不同形状、尺寸货物的运输需求。
(二)谋划未来商业,布局用户数据
未来的商业,数据将是重要的资源,亚马逊以此为切入点,谋求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位置。同时还可进军智能安全领域,构建基于家庭为单位的用户画像数据。
Amazon Key作为亚马逊Smart Home(智能家居)的最新布局,通过智能门锁与安全摄像头构建起家庭智能安全体系,充分显示了亚马逊已经具备进军智能安全领域的能力;这也是亚马逊继Amazon Echo智能音响后在智能家居生态的重要一员。
展望未来的商业,Amazon Key不仅是打破快递入户投递的世界难题,更是为上门到家服务创造了极佳便利,“用户网上订服务,服务者到家服务,远程开锁,全程实时监控”,消费者一键连接上门的服务可触及到保洁、遛狗、家教、外烩、维修等一系列生活服务。
Amazon Key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是:
1.连接服务,赋能Amazon Prime会员体系
Amazon Prime会员体系是亚马逊会员服务体系的核心,每年给亚马逊带来数十亿美元的营收;2016年给亚马逊带来64亿美元营收,截止2017年6月30日,全球的Prime会员近8400万,具体会员数量增长如图7所示:
(亚马逊Amazon Prime Menbers(2015-2017))
2.搭建用户信任,沉淀用户数据
首先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搭建用户信任自不必细说。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沉淀用户数据。
Alexa Cloud Cam安全摄像头未来可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基于家庭场景的用户数据捕捉(如家庭人数、家庭环境、成员衣食住…),沉淀大量的动态数据,构建更立体的用户/家庭画像图谱,精准匹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三、Amazon Key面临的问题
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似乎都会引来绝大多数人对其可行性的批判。梳理下摆在Amazon Key眼前的2大问题:
1.成本和普及度问题
Amazon Key整套系统定价249.99美元。国内不少人直接拿国外售价对比国内市面上1600元左右的智能家庭摄像头,不过从成本上来说,这显然不是一回事,简单的例子:IPhone系列国外售价与国内售价的差异性。
然而尽管近年来人工智能科技飞快发展,但是目前人工智能在家庭智能安全市场上还是处于发展初期,使用的人群更多是家庭式的白领阶层以上。
从定价与聚焦人群来说,应用普及度还是相对较低,用户消费习惯还需要慢慢培养;目前中国国内的家庭智能安全更多出发点是基于老人、儿童的安全监护。
2.家庭安全问题
“无人在家,快递进门”等消费场景让不少人担心服务者可随意进门,易出现偷窃行为,缺乏安全感。这里需要补充的点:
1)基于用户端:消费者可在Amazon Key设置不允许进门;此外,消费者可通过App实时获取信息、视频监控,系统自身具备报警功能。
2)对于上门服务者的要求:上门服务者的实名制认证、服务满意度信任累计,对服务者素质提出更严苛的要求。
亚马逊的科技产品、服务基本在国外得到充分的试水应用;但到了中国,国际巨头水土不服,落地效果往往不佳;比如在全球得到无比称赞的Amazon Prime会员体系。亚马逊的科技革命,更多的是从视野上,从思路上给国内的商业、电商物流带来新的启发!Amazon Key又会给中国的电商、物流带来哪些全新启发?
四、值得我们学习的几个点
聚焦全球视野,亚马逊被誉为披着零售外衣的物流公司、科技公司。
亚马逊的每一次科技变革,似乎都会给中国的商业、尤其是电商物流行业,乃至全球带来全新的革命性的认知!下面细数盘点:
1.智能音响
Amazon Echo智能音响,掀起全球智能音响的变革。
2.关于书的颠覆体验
Amazon Kindle颠覆传统实体书阅读;Amazon Book布局线下书店,掀起书店新零售。
3.智能仓储
2012年,亚马逊布局智能仓储,当时以7.75亿美元收购KIVA机器人公司。KIVA系统作业效率要比传统的物流作业提升2-4倍,机器人每小时可跑30英里,准确率达到99.99%。
2015年底,国内电商、快递企业争相对标亚马逊物流逐步试水智能分拣机器人;2016年双11,各大快递企业纷纷实战运用;2017年,国内智能仓储领域备受资本追捧:阿里投资快仓、鲸仓等。聚焦2017年双11,菜鸟心怡科技、京东无人仓、苏宁智慧云仓、顺丰、“三通一达”等电商、物流企业大范围使用智能仓储机器人......
4.无人机
2013年,亚马逊首次推出无人机配送“Amazon Prime Air”,掀起全球无人机在物流配送的场景应用;此后,涌现出DHL“Parcelcopters”无人直升机、顺丰无人机、京东无人机……
5.新零售
2016年底,亚马逊推出新零售概念店“Amazon Go”,瞬时火爆全球;此后不到6个月,中国全面掀起无人便利店的风潮,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无人便利店:阿里“淘咖啡”、京东无人超市、缤果盒子、F5便利店、Take Go、EAT BOX……
这次亚马逊新推出的Amazon Key,将给国内智能家居、电商物流这2大领域带来新一轮思考:
(一)新启发:未来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开门而入”
聚焦当下,国内电商、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模式:快递+无人机+众包物流+智能快递柜+快递自提点/驿站+小区物业/便利店(到店自提)。
针对C端,最后一公里配送最理想的投递方式是一次投递成功(快递到家,有人签收);但事实往往事愿人为,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快递小哥配送到家,因为无人在家产生二次配送或只能就近储递,因此智能快递柜、快递自提点/驿站、小区物业/便利店存放才孕育而生。
Amazon Key打破传统的认知:所有的二次投递/就近储递的本质是快递小哥无法在无人在家的情况下进门放件。Amazon Key的出现,将引导国内的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向如何实现安全进门的方向思考。亚马逊能够实现这样的布局,主要是基于亚马逊融合高新科技、智能家居、自建物流等多维度的生态布局,无论是系统、硬件设备,还是物流服务,亚马逊都是自家掌控;纵观国内的各大企业,未来具备这样能力的会有哪几家?
阿里?京东?顺丰?
以上的所有企业都某种程度欠缺在智能家居生态上的深度布局;也许阿里、京东会在3-5年后实现,顺丰可能更多的充当优质快递配送服务商。
目前国内智能家居生态布局方面小米是领跑者:系统+硬件设备,但它需要思考如何连接更多的到家服务、与优质物流快递服务商合作。
Amazon Key的出现,会让智能快递柜、快递自提点等消亡吗?不会。Amazon Key更多的是未来的趋势,但不是当下的主流。看看亚马逊,上面内容已经提及到:亚马逊在上市Amazon Key的同时全面布局80万智能储物柜,构建复杂的最后一公里投递生态体系。
(二)新出发:智能家居生态,数据沉淀用户画像,精准匹配需求
Amazon Key可被定义为智能家居的生活管家,其安全摄像头全面捕捉以家庭单位为主的动态消费数据,通过沉淀的海量数据,分析出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用户消费画像,根据消费者的喜爱需求连接亚马逊商城,智能精准匹配商品、服务。这给国内的智能家居生态的引领者小米也许有全新的思考。
目前在小米新零售布局下,“米家”APP连接软件、智能硬件;米家有品作为众筹和筛选爆品的平台,拥有20000种商品;小米3C新零售的小米之家未来更被定义为生活百货类平台……从小米的战略打法来看,隐约有亚马逊的身法。小米智能生态,未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小米智能家居系列产品全方位捕捉基于家庭场景的用户数据,积累海量数据,构建家庭单位的用户画像图谱,精准匹配需求,智能推荐商品……
综述:
在全球的科技革命潮流中,亚马逊无疑走在最前列。尽管亚马逊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但放眼全球,亚马逊仍当属全球电商NO.1。亚马逊在科技革命的领跑,让很多人感叹:阿里短时间很难超过亚马逊,京东就更不用说......不过阿里在今年云栖大会上公开3年1000亿“达摩学院”计划,也显示了阿里走向全球科技研发的前沿队列的决心与雄心。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产物,如今,技术创新驱动商业变革、场景变革!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