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医药供应链优秀案例展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智慧供应链金融)

来源:万联网 | 2017-11-30 15:22

  毕元广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部长

  各位领导,各位实体界的企业朋友,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这个平台上和大家见面,我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我院2016年门诊量在全国排第13名,山东省第一位。

  在十年前,在座的许许多多流通企业和我院规模差不多,甚至不如我院,有的称为批发部,有的称为药材站,在十年后的今天,迅速膨胀为规模巨大的商品流通企业,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医院,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向大家表示祝贺!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都面临着资金流问题,中国6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能不能从供应链的角度解决中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背景及问题描述

  在企业供应链条上有核心企业,有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组成了整条价值链。资金流是链条上各个企业的生命源泉,由于收入和支出资金不同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等实体企业出现了资金流短缺的情况。上游企业由于核心企业延期付款形成了资金压力,影响企业正常周转,下游企业因为资金困难就很难采购核心企业提供的原料和产品,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转都对核心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对中小企业来说,解决资金问题一般采用内源性融资,就是内部挖潜,把盈余用于投资。但内源性融资会加大企业的风险,在经济过热时加大投资冲动,加大投资,会放大风险;经济过冷时抑制投资冲动,减少投资,会丧失投资机会。银行等金融部门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是因为中国商业信用体系并不完善,中小微企业提供的信用担保可信度不高,给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中小微企业贷款成功也容易出现”跑路”现象,再加上融资额相对较低,为了避免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银行不愿意给中小微企业贷款,导致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渠道往往是民间借贷,(PPT图示)这是我们的利率图。银行贷款的利率一般在6%到8%之间,供应链金融和传统的非银机构在12%左右,而民间借贷的利率却高达25%以上。

  传统供应链金融也称保理业务,不采用互联网,在线下手工运行,一般由供应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和核心企业发生的业务,由核心企业(医院)确认后交金融机构作为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其缺点是线下运行,手续繁琐、效率低,无法大面积开展,不利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作用不大。

  国家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总理多次指示,要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加强“融资担保”等形式,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2017年10月,国办发[2017]84号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在第三条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发展线上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

  政策推动也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供应链金融在技术层面成为可能,为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2015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发展互联网经济。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通过效率驱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国发[2015]5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 动 纲 要 的 通 知》,将大数据定义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国发[2015]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把云计算确立为创新经济的基础平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目的是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

  2

  分析及目标制定

  在这样的大背景,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可以通过借助互联网这个手段,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难得的机遇,有可能彻底解决中国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以及”三角债”等老大难问题。

  为此,我们开展了供应商端的开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调查,98%的供应商存在融资需求,目前多使用银行授信及不动产抵押方式,75%的供应商迫切需要在线融资的工具和手段,82%的供应商反映融资成本较高,88%的供应商反映目前融资存在利率高、流程复杂,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从银行端看,关键是解决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问题,解决银行关心的风控问题,要有利于银行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就要借助一个”核心企业”-医院。

  医院是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由政府办医,经营稳定、信誉好,银行放心,愿意打交道,融资利率也低,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合作的对象。医院存在一定额度应付供应商的货款,称为”应付账款”,供应商称为”应收账款”,付款期长短不一,能不能依靠”应付账款”,并利用医院信用,通过一个平台,把医院、供应商和商业银行连接在一起,通过共享供应商的供货”大数据”作为一种提供给银行的担保,来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主要措施及步骤

  答案是肯定的,互联网使医院开展智慧供应链金融成为可能,我们和中信银行合作,通过北京联诺公司的互联网平台,把医院、供应商和银行连接在一起,是这样运作的:发生业务的时候,第一个环节供应商交付发票给医院,同时把电子数据发送给银行,银行通过北京联诺公司的平台会传送到医院。医院收到发票和电子数据后,会确认应付帐款。银行收到确认信息后,向供应商提供贷款,最后医院向银行支付供应商的货款,流程很简单但效果明显,通过共享供货大数据,解决了银行关心的风控问题,又通过互联网解决了供应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

  实施成效与创新亮点

  实施成效:高效率解决供应商融资难题,融资利率为商业基准利率,供应商的热情非常高,本来我们想重点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国药、上药等大型药企热情非常高,平台业务额持续扩大,同时促进银行业务创新,也促进了科技企业的发展。

  创新亮点是将银行、医院、供应商连接在一起,初步打造供应链生态,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了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极好案例。基于互联网的智慧供应链金融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对于医院来说,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了效率;对于供应商来说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于北京联诺、青岛银企联通等科技企业来说,创新商业模式,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对于银行来说,通过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统一,解决了金融机构的关心的风控难题,获得无风险可靠收益;对于政府来说,可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供应链金融是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可行之路,为了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三角债等问题,每个人、每个行业都有责任和义务创新商业模式,破解行业痛点,智慧供应链金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谢谢大家!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