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区域物流的新进展及2008年展望(四)

来源:本网专稿 | 2008-02-20 10:06

    “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总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强调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以及“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既确立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又明确了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与条件,需要加快发展。2007年,我国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中获得较快发展,并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与条件。由于目前对区域物流系统的划分缺乏一定的标准,对区域物流的分析基本沿用了区域经济的划分方法,但从区域性的物流服务发展特点出发,在大的区域范围内,由于区域经济战略发展格局的改变,也形成了一些具有发展特点的局部区域物流系统。

    四、中部地区

    1.湖北

    湖北以武汉为中心的“8+1”城市圈的形成,使武汉为中心的区域物流系统得到发育,加上武汉成为国家确立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综合试验区,区域物流的整合和发展将不断加快。2007年,湖北省加快了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为物流的发展和区域物流系统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包括投资200亿加速铁路建设,以及亚洲最大铁路货车基地开始运营;武汉港口群的建设和再造一个武汉港,武汉集装箱码头的扩建,以及汉阳港18万平方米集装箱码头规划建设,香港中基建公司武汉建设重件码头等。同时,湖北积极推进专业化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建设中部化工物流中心,重点煤炭配送储备项目,钢铁物流项目,航空物流园,武汉东西湖国际物流园,华中粮食物流基地,阳逻开建煤炭物流中心和三峡粮食物流中心等。

    2.湖南

    湖南在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该区域的物流系统建设和物流服务的发展。主要发展成就包括:湖南省恩瑞国际工业物流中心建设,最大货运专用站场建设,以及对接长江构筑出省大通道。着手建设长株潭、怀化、衡阳和岳阳为中心的四大区域物流中心,以及投资8.6亿元打造粮食物流,建设长株潭航空城,岳阳游商贸物流中心,长沙金霞物流中心和长沙港区等。

    3.河南

    河南具有全国交通运输枢纽的区位和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变通过交通为物流枢纽,实现物流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河南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三大航运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并建设洛阳物流服务基地,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和郑州钢铁物流园。

    4.安徽

    安徽充分发挥商贸优势和毗邻长江三角洲的地理区位,积极发展面向自身经济与产业发展服务的物流产业,以及服务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物流系统。2007年,重点建设了“宝龙”物流中心、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瑶海物流基地等项目,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也取得进展,包括宝供物流等物流企业落户安徽,开发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市场。

    5.江西

    江西在确立新的依托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战略后,物流发展方向更为明确,推进的力度也在加大。首先是制定了《江西省物流“十一五”规划》和《南昌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引导物流健康发展;其次是加快物流设施建设与发展。包括南昌构筑现代口岸物流体系和建设三大物流基地,吉安建设内河货运码头,抚州规划建设两大物流中心,上饶规划建设物流中心,九江铁路扩能扩建对接九江港等。

    6.山西

    煤炭物流是山西物流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对目前较为旺盛的煤炭需求,山西在煤炭物流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包括制定《山西省“十一五”铁路规划》,加强铁路建设,如拟建设“西煤东运”新通道等。对于周边省区,山西加快了公路的投资和建设,如投资288亿元建9522公里运煤外运公路网,山西与周边4省连接公路将达65条。此外,山西省物流领域今年确定上马九大项目,包括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设,能源工业国际分销物流港建设,以及建成首家公用型保税仓库。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