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区域物流的新进展及2008年展望(五)

来源:本网专稿 | 2008-02-21 09:48

    “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总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强调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以及“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既确立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又明确了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与条件,需要加快发展。2007年,我国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中获得较快发展,并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与条件。由于目前对区域物流系统的划分缺乏一定的标准,对区域物流的分析基本沿用了区域经济的划分方法,但从区域性的物流服务发展特点出发,在大的区域范围内,由于区域经济战略发展格局的改变,也形成了一些具有发展特点的局部区域物流系统。

    五、京津冀地区

    1.天津

    天津自2006年开始实施滨海新区发展战略以来,围绕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建设,2007年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港口布局得到调整,物流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天津港实现“北煤南移”战略调整,形成南散北集格局,加上散货物流中心南扩,散货交易中心的建设,为港口的提升发展创造了条件,天津港2010年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二是保税物流得到发展,使港口及物流联动发展能力提高。中国最大保税港区建设进展较快,明年底投入封关运作。三是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包括规划建设“3310”高速公路网,中日挪三方合资建滚装码头,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形成特色园区,天津将实现各种交通间的无缝衔接,以及津郊建设十大物流聚集区,建设食品物流基地等。

    2.北京

    北京围绕流通产业的物流发展是其物流业的主要特征,形成了新的物流发展格局。一是配合京津冀都市圈的建设,通过签订京津冀物流业合作框架书,打造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圈,加快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发展总部物流引进重大项目,确立“三环五带多中心”物流布局,投资2400亿打造现代化交通体系。二是加快城市及奥运物流的发展。包括规划建设10余个综合物流园区,以及在科学规划和积极建设的保障下,奥运物流中心落户顺义空港,并于7月全面运行。此外,物美投资亿元建设物流中心,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投入运营,良乡中国包装物流园区建设启动,国美大型物流基地建成等。

    3.河北

    河北在进行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调整后,在2007年的物流发展中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以唐山港口及配套物流的发展。河北省打通沿海物流大通道,在港口群建设上获历史性突破,支撑其沿海强省战略的实施。《唐山港总体规划》的制定,唐山港兴建国家级大型能源运输泊位、大型煤炭运输泊位,以及中石化将在曹妃甸建千万吨级炼油厂,《黄骅港总体规划》的出台和煤炭运输能力的提升,使港口物流的发展起点高、规模大和发展后劲很强。“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将建十大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华北最大国际物流园区等。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