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2007年《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进行了调整,取消其中塑料原料等商品共计338个10位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去年,中国贸易顺差大幅增长,在10月份达到单月顺差的最高点,今年2月份又在没有任何预料的情况下顺差达到次高。中国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同时,商务部还在多个场合提出“努力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缓解顺差过大的矛盾”。本次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的调整,是政府采取的一项具体措施。
本次调整的目录中,涉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三大类,包括9个商品的初级形状的塑料(8位商品税号,下同),103个商品的机电产品,主要为机械设备和电器及电子产品,还包括部分仪器仪表,以及147个商品的钢铁及其制品。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月份中国对外贸易237.6亿美元的顺差中,机电产品中“机械设备和电器及电子产品”产生的顺差对整个顺差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分别为87.8亿美元和24.5亿美元,而仪器仪表则为16.3亿美元的逆差。
自2001年至2006年,除钢铁及其制品外,初级形状的塑料和机电产品进口额逐年保持增长,但增速正在趋缓。以初级形状的塑料为例,由于国际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对高价位的消化能力较弱,抑制了部分进口,进口额增速从2004年的31.5%下降至2006年的11.7%,降幅近20个百分点;机电产品的增速也从2003年的44.6%回落至22.1%。而钢铁及其制品由于国内钢铁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自2004年起进口量增长趋缓并在2006年进口首次出现下降。
此次被取消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商品中,从2006年的进口情况来看,除了机电类产品进口额仅占全国机电产品的3.3%外,塑料原料占全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额比重为43.8%,钢铁及其制品占全国钢铁及制品进口额的48.5%。初级形状的塑料和钢铁及其制品都是我国重要的进口商品,此举也是中国为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而采取的一个具体措施。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296万吨,价值4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8%和23.1%;机电产品进口679.1亿美元,增长18.5%,其中机械设备进口171.7亿美元,增长17.2%,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355.7亿美元,增长17.2%,仪器仪表进口86.8亿美元,增长2.2%;钢铁及其制品进口44.8亿美元,增长20%。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