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浅析

来源:道客巴巴 | 2012-11-09 10:45

  第三方物流产生于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与合同委托,当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更多的关注于自己的核心价值,即制造和生产的时候,仓储,运输,配送,分销甚至于质量的管控都一步一步的逐渐向外转移,自然而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成为必不可免的趋势。然而,正当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探索第四方物流甚至于第五方物流的时候,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才刚刚蓬勃上路。

  记得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美国就是吸纳了世界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才创造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奇迹的。那么,当今的中国,第三方物流是否也可以直接成就这样的跨越呢?

  在这里,我简单地把第三方物流的未来世界,即跨越后的第三方物流描绘成一个大鸟的形象。首先,我们看到了一个头,可以给客户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的头,也就是供应链解决方案。力求第三方物流企业从原材料到用户的每个过程都实现对物流的管理;要求企业利用企业的自身条件建立和发展与供货商和用户的合作关系,形成联合力量,赢得竞争优势。

  简要地说下供应链。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方式的供应链:第一种是企业供应链。主要是企业自己控制材料的来源,生产和成品的分销。其发展方向取决于企业发展的规模。第二种情况是制造有公司自己负责处理,前端原材料的管理和后端成品网络的分销隶属于两个不同的物流公司,一个管前一个管后,制造公司自己从中间掐断。

  一个成熟的、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未来,不但要解决原材料或者成品分销的物品流通,而且要针对特别的客户尝试解决原材料+成品分销整体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和实施,这样,资源的调配和成本节省将有一个不错的开局。且能够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顺畅流动。而可能的结果,制造公司甚至只负责生产,连品质的掌控都成为物流公司的一个附加产业。

  即是如此,一切也只是刚刚开始。因为接下来,大鸟的翅膀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但我们只看到了一只,我们把这支翅膀称作E化信息技术的全面升级。

  传统的物流信息手段的解决有两个局限性。第一是注重现实操作,没有考虑未来需求。第二是单一且隔离,系统资讯无法共享。因此,E化信息技术就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称作e化供应链管理(e-supply chainmanagement),不但要超越物流公司和企业之间的简单B2B链接,而且要实现公司内部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物流公司内部信息和上游客户,下游客户甚至是终端分销群体消费群体之间信息的资源共享,让信息流可以正向流通无碍也可以反向流通无碍,让物流的整体流动都尽在掌握,也要让资金流的流向畅通无阻。这里面主要的架构和思想精髓是供应链整体的E化管理和信息的共享。跟着这个变更的必须是企业流程的再造和供应链思想体系的建立。

  大鸟继续飞翔。这一次描述它另一支无法看到的翅膀。看不到,但不能隐形,我们称他为金融业务的先入为主。

  就如怡亚通,创立于1997年,先后经历了“单一代理通关”和“IT物流”等第三方物流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导入了供应链管理模式。现在已经上市运营。怡亚通是从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起来的范例,而且和其他物流公司不同的一点在于其以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产业基础,另外开展了存货融资业务及相关的外汇衍生交易。也就是主动在金融业务上下功夫。

  其实,在现实物流企业的金融模式中,除了怡亚通的存货融资业务及相关的外汇衍生交易之外,还有两种模式。第一是质押模式。是制造企业把商品存储在物流企业仓库中,物流企业向银行开具仓单,银行根据仓单向制造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物流企业代为监管商品,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既可以解决货主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同时保证银行放贷安全,又能拓展仓库服务功能,增加货源,提高效益,可谓“一举三得”。第二种模式是担保。统一授信就是银行把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企业,再由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物流企业向银行按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信用担保,并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银行则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以上金融模式的探索,主要基于物流行业的三大命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资金流的正常与否,往往成为一个企业能否提升的关键。但大多数企业采取的都是被动资金流的管理,在融资及资金流延伸业务上根本不会采取主动自动增值的业务模式。这种被动的管理方式,也常常成为大鸟企业的隐形杀手。

  第三方物流的未来之路,做好这方面的基本功夫,竞争力的增强,将不言而喻。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古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E化信息技术的存在和金融安全的管控有了完好的构思,他们将依附于什么而存在呢?所以,飞过的大鸟,他的躯体我们还是要介绍一番的。我们称之为:综合性的资源整合能力。我的观点是:资源不在于多,而在于整合利用。也就是说,资源整合不论是从具体的操作内容和操作过程,还是从战术层次和战略层次上来说,都应必须始终围绕一个内容,那就是提高和发展3PL企业竞争力优势。

  这种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内部资源的整合。其主要整合内容是消除企业内部组织障碍,挖掘结合部价值。比如报关,比如车队,比如研发等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使用客户整合成一个系统,取得1+1>2的结果。第二个是外部资源整合。其主要整合内容包括,A,客户资源整合,整合的重点是老客户的需求整合和全方位服务的整合;B,能力整合,既包含实体能力的整合,也包含包含无形管理即组织创新服务能力的整合;C,信息资源的整合,他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信息决策的变革和物流服务知识的管理。

  当大鸟的飞翔渐渐稳健,我们看到了一个大鸟必不可少的尾巴,称它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人才战略。针对着重于第三方物流全面发展的企业宏图来说,其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必须具备以下的潜质。

  (1)对于现代综合物流的新的理念和运作模式有突破传统的认识,由此能进一步发展对物流的认识,提出新的物流运作的模式。

  (2)对于物流的各个环节的业务具有同等的认知。未来从事物流业的人才往往现在从事的是物流业中的某一个环节的业务,例如航运、仓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货物包装、信息管理等等。但是,一个物流业务人员应该将其知识延伸到物流的其它领域,逐步建立其物流系统的概念,能统筹考虑整个物流运作的安排。

  (3)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能在业务中对物流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出需求。

  (4)对于物流各个环节的物流实现的有关技术有一定的知识,能够合理使用和调配这些设施和设备。

  这种专门的物流人才除了要具有上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外,还需要有以下一些能力:

  (1)由于物流业务落后,物流人才需要具有前瞻性,即不受现有的机构、制度和一些作法的约束。特别是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能够创造合理化的物流条件,并具有组织年轻人为物流合理化而奋斗的魄力。

  (2)物流业务是一项新事物,应具备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概。

  (3)因为物流较多地受其它因素的制约,必须具有向这些制约因素挑战的精神。

  (4)为构筑最好的物流系统,所应具有的的系统思考(总体思考)的能力。

  (5)为使物流适应已经或将要变化的环境,包括物流领导在内的全体人员必须有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的素养。

  (6)鉴于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核心地位,从事物流管理的人员应具备构筑信息系统的能力。

  (7)物流工作人员主要是和物打交道,很容易见物不见人。但处理物的是人,应该具有尊重人的精神。

  如此人力的成长才可以达到第三方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才能实现物流解决方案,物流E化供应链,物流金融战略和物流资源整合的实现。才可以实现大鸟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壮阔。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兴未艾,也不可能很快消匿。这一伟大的物流模式,将在不断主动发展和四方突击中成就真正属于自己的辽阔天地。蔚蓝的天空已经展开,飞翔的翅膀慢慢拉开序幕。

  未来之路,已在伸手可触的远方,慢慢打开。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