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一些大型工商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并把核心业务以外的物流作业外包,传统功能型物流企业逐步转型为现代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如何有效地管理他所掌控的功能型物流供应商资源,为客户即供应链主导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是其在第三方物流业务运作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引言
1.1 问题的引入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一些大型制造和商业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他们越来越多地专注于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把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要求物流企业提供包括运输、仓储、配送、海关事务等的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他们对物流服务需求增加的同时对服务水平要求也提高。物流业务通过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承包者,企业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从而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但是目前在我国,能够独立提供集成化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并不多;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具有管理和控制整个物流链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只是专注地经营运作着陆运、铁路、空运、海运和公共仓储等环节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所以现实中,工商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在自身管理、信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并具有对整个物流流程进行掌控能力的物流企业。核心物流企业为了完成各个环节的服务,再把物流业务分包给各个环节的储运企业。这样在物流企业和储运企业之间就形成了物流作业分包与供应的关系。
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分包业务中,分包商是物流服务的实际提供者。分包商在服务质量、服务成本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第三方物流的成功与否。同时,分包商所提供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供应链的最终产品的价格、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从而决定了最终产品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生存能力以及发展前景,并且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物流服务需求方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物流行业目前处于分布散、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的状态,难以提供集成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有效地整合和管理分散的社会物流储运企业的资源,使到作为供应链主导企业的工商企业只需与一家或数家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建立承包关系,是提升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1]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储运供应商运作绩效是物流服务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管理;在日常管理中通过严密的监控体制监督供应商的日常业务运作,并根据日常管理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然后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供应商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对其进行激励。从而使到供应商切实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作业并主动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
2.第三方物流及供应商管理理论
在引入具体案例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前,本文先介绍一些与本文研究有关的理论,以作为后文研究的理论指导和文献补充。
2.1 物流管理和第三方物流理论
2.1.1 物流管理理论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实物分销阶段:将产成品的分销配送与顾客的服务结合,通过改进产成品配送工作,以尽量低的成本将产品送至顾客手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物流管理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从产品的配送扩展至采购和生产阶段,物流管理的重点从配送与服务结合转至应用库存控制技术,以达到保证生产所需又提高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目的。
供应链管理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以至整条供应链,物流管理开始注重外部关系即分销商、顾客、供应商及第三方构成的多维、复杂、立体的关系研究。企业应与供应商、供应商、顾客及第三方共同合作,向物流协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1.2 第三方物流理论
美国的一些著作中把第三方物流定义为:通过合同的方式确定回报,承担货主企业全部或者部分物流活动的企业。
我国200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把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属于第三方物流。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没有把传统的储运业务与现代物流业务区分开来,没有明确供方(第一方)、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的含义,不利于研究和认识现代物流,本文不采用该概念。
在日本的物流书籍中,对于物流中的“第一方”和“第二方”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商品的角度把供应商和制造商等卖方看作“第一方”,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买方看作“第二方”,双方都是商品所有权的拥有者。这种解释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是指在货主构筑的物流体系中为货主提供仓库和运输手段等物流资源或服务的物流储运企业,这种理解其实就是广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基于商品角度的三方关系如图1所示。
第二种理解是从物流服务的角度,把“第一方”为作为物流服务需求方的货主(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即客户;“第二方”为物流服务能力的提供方,即仓储运输业者(持有储运资源的物流业者)。这种理解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自身不完全拥有或者不完全拥有物流运作资源,而通过整合、管理和运作第二方的资源和能力,为第一方提供特定的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本文的研究方向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管理其供应商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所以本文采用这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定义。
从物流服务角度定义的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特点。一、在服务内容上是集成物流,即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是全程物流业务服务的一站式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二、供需之外的第三方,即第三方物流活动是由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通过整合和管理低层的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物流运作模式。三、合同物流、契约物流,是指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在委托——承包关系下以接受委托、承包的方式向委托方提供个性化的系统物流服务。四、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一个管理型而非资产型的物流服务提供者,它一般不掌握物流运作的核心资源,或自己拥有的资源在整个服务运作中所用到的资源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2.2 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理论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使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小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地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销售者手上。
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合作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企业必须与其上游供应商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
供应链合作关系,又叫供应商——制造商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供应商——买主关系、供应商关系。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供应链合作关系强调直接的、长期的合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2.2.2 传统供应商管理理论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采购方式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从一般买卖关系向合作伙伴关系转变。因此实施供应链管理时,供应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要在采购供应管理中成功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就应该与供应商建立并维护、保持双赢关系。
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以保证双方在业务上的协同运作和企业对供应商的有效监督控制;运用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和手段,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评价;根据绩效评价结果,企业通过有效的供应商激励机制去保持和提高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企业对供应商进行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制定和执行各种标准、规章和程序,直接对供应商进行监控;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协调管理;定期召集供应商召开管理协调会议。
企业对供应商的激励手段主要可以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两大类。而具体的激励模式有以下几种:价格激励、业务激励、商誉激励、信息激励、组织激励、淘汰激励。
2.3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管理理论
工商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因此他们双方建立了基于物流服务采购与供应的委托关系;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接到物流业务后又分包给各个储运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又与储运企业建立了基于物流服务采购与供应的委托关系。所以我们把物流服务看作一种产品就可以把储运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服务需求方之间这种基于物流服务供应与采购的委托关系链条模式定义为物流服务供应链。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下游通过与生产企业、分销商和零售商等物流服务需求方签订物流服务合同向其提供物流服务;在上游通过与车队、仓库业主等物流服务实际供应商签订提供物流服务合同,从供应商处租用或购买用于向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设施设备,或者要求供应商直接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如图3所示。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这个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关系管理控制中心、业务运作集成中心、信息传递共享中心。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和管理第二方(物流服务资源的提供方,即储运企业)的物流服务资源和能力为第一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方,即客户)提供物流服务。作为供应商的第二方储运企业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只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照科学合理的服务标准和要求对供应商进行管理、控制和协调才能有效发挥供应商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中的作用。
我国的物流市场发展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在物流储运单个作业环节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的理念和运作模式就导入进来,作为第二方的储运企业的低水平服务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水平,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供应商的控制和管理水平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