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科纳普自动化物流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震天
奥地利Knapp公司在物流自动化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利用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可以提供从小型人工
分拣系统到超大型全自动订单处理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物流系统建设需要。其中国公司科纳普自动化物流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震天对国内外的零售物流建设新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记者:请根据贵司在零售行业的经验谈一下目前国内外零售行业在物流配送领域主要有哪些特点和变化趋势?
陈震天:在欧洲,消费者渐渐地厌倦了商品堆砌的大型购物中心,越来越乐意光顾街边店,因为在繁华地带,享受着阳光一路逛街,远比一头扎进封闭的商场更有情趣,而住宅区附近的便利店又节省了消费者大量的购物时间和交通成本。因为小店的营业面积非常宝贵,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商家倾向于取消库存,减少同一品规的商品数量,从而导致订单变小,配送频次变高。
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小订单越来越多,发货周期越来越短,由于季节变化或者广告促销的原因,订单数量变化幅度越来越大。
针对上述市场需求,欧洲的物流配送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比如,针对订单零散的特点,投资越来越多的零拣物流自动化系统等。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零售配送领域呈现了更多的业态,很难一概而论。比如在中心城市,改革开放前以小店为主,后来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成为时尚,有些大城市的居住区方圆3公里内有若干个大型超市,所以近些年新建的配送中心
立体仓库特别多,主要进行整箱拣选。而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连锁便利店的迅速兴起,新一轮的变化又悄然来临,零货拣选比例逐年上升。
记者:目前零售连锁行业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呈现了哪些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陈震天:总体而言,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零货拣选的订单比例正在逐年提高,而劳动力成本也不断升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物流企业需要逐步增加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投入。一方面可以平衡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自动化系统也可以有效地应对订单的波动,简化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物流配送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物流中心规模越大性价比越高,所以在欧洲,物流中心建设出现两个趋势:
一方面是中心配送库房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区域性中转配送中心数量不断增多,与中心配送库房形成业务互补。在中国,由于市场瞬息万变,所以如何合理规划配送格局常常充满挑战。此外,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相对便宜,需要平衡人力资源投资和自动化系统投资,不一定照搬国外的模式。
在物流自动化系统的选择上,欧洲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存储分拣发货三合一系统,该系统颠覆了传统的高架库存储、自动或者半自动拣货、分拣机进行分拣、人工集货这些系统设计。
记者:从技术上看,国外市场有哪些新技术被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又有哪些有潜力的新技术可能被引人?
陈震天:目前,欧洲的物流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是信息化、自动化和人性化。比如地理信息系统在配送领域的应用,将库房内订单处理和货物在途追踪进行整体管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到货信息、更友好的退货操作等。自动化方面如无人引导小车、自动拆码垛机器人、RFID识别、全自动拣选等设备也得到应用。
此外,出于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越来越多的配送企业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辅助系统不断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比如Knapp公司推出的Pick It Easy智能拣选平台,虽然需要人工操作,但是工人基本无需上下搬动商品,只需要平移商品。
再比如目前受到国外配送公司普遍欢迎的OSR穿梭系统,工人无需到处走动,无需进行大量的上下搬运操作,甚至可以坐着进行拣选。与箱式堆垛系统相比,OSR穿梭系统的整箱吞吐量高了7~8倍,特别适合零拣为主的订单处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今年初Hermes 配送公司在欧洲建成的一个退货优化处理系统就全部采用了OSR穿梭系统(该案例详见《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年10月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跨领域应用出现,如语音拣选、视觉拣选等。所谓视觉拣选系统,是工人通过3D眼镜进行拣选,彻底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目的。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会进一步提高拣货效率,降低差错率。此外随着智能终端的技术进步,供应商对于用户的消费模式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把握,通过日益增强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物流配送,库房配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四面墙之内了。
记者:面对众多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物流系统建设时应当如何选择?
陈震天:其实,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最关键的是与自己企业的经营特色相结合。技术人人可选,但是将其组合成一个有特色的系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却需要相当的远见和胆量。比如目前劳动力成本相对于自动化物流设备更便宜,企业就可以把投资重点放在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建设上,所谓先信息化,后现代化。而今后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可以再逐步发展。
再比如自动化系统的选择。全自动系统常常需要较繁琐的调试,所以综合效率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而半自动化系统,因为结合人工处理,可以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如何应用需要建设前认真评估。
总之,只要适用对路,任何技术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记者:从管理模式与操作流程上看,目前零售连锁行业出现了哪些更有效率的创新模式? 这些创新模式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和效果?
陈震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掌握零售点的销售情况,并及时补货。此外,补货服务强调用户友好,比如在服装配送中,收到货的用户可以将服装直接上架,甚至无需整理款式和尺寸——这些在订单拣选的过程中就已经按照用户的销售要求排好序列了。有些配送公司甚至掌握着零售门店的
货架空间信息,送货的品种数量都进行了相应搭配,减轻了门店理货的操作。
由于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库房内操作流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采用OSR穿梭车系统,无需传统的从高架库到分拣操作区的二次补货。入库、存储、拣选和发货可以集成到一个模块中,提高了订单处理效率,可以更加有效地应对订单波动、退货处理等棘手的操作。典型的例子如爱马仕配送公司的退货优化管理系统。库房里共有100万个品规,每小时可处理15000个订单行,全部订单都是退货和再发货,因为采用了新的操作流程,工人无需分拣退货,混装的退货直接送人系统存储,发货过程也无需人工集货,系统自动按照装车顺序集货,由司机直接装车就可以,因此只需要30个人就可以满足订单需求。
此外,随着送货管理软件的不断改进以及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使用,智能管理在途商品也成为零售配送的一个特色。
记者:综合现在的发展趋势,下一步零售连锁行业物流将会出现哪些新的建设需求?
陈震天:综上所述,一方面配送中心规模会变大,另一方面区域分中心会增多,用户取货点分布会更为广泛。配送中心内的自动化系统设计理念和业务操作模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由此引发对传统库房的改造等一系列物流系统建设需求。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