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嘿客:用B2C思维做O2O

来源:iDoNews | 2014-12-11 10:43

  顺丰嘿客全国布局半年有余,由最初的518家门店,扩张到目前的超2500家,终于在近日低调上线嘿客电商平台,至此嘿客已将线上电商和线下门店打通,初步形成了O2O的闭环。

  仔细观察,嘿客的O2O又跟大多数的O2O模式不同,通常意义上的O2O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线上平台结合线下万千商家(有门店),用户上门消费,例如餐饮类、娱乐类;另一种是线上平台结合线下企业或个人服务(无门店),企业或个人主动上门服务,用户接受体验,例如上门美甲、预约厨师上门、汽车上门保养等。两者都是线上营销、预订,线下消费、体验,线上为线下导流。

  之所以强调“如果”,是因为嘿客拥有传统电商不具备的以上优势,但嘿客也要面临用户习惯和粘性培育的困难,这种困难主要相对于传统实体店而言。嘿客是实体店,没有实物也没有库存压力,但用户所想购买商品,又得通过网购形式购买,商品还得在路上“折腾”,耗时不说、体验也不好,因此没有传统实体店现场试穿试用、即买即付的时间便利。

  嘿客店如何吸引客流,从而为嘿客电商导流?既然嘿客的选址或定位在社区,社区因素就成为导流的关键。相比商业街、购物中心、写字楼等商圈,社区的人流量小,但人流主要来自长期定居附近的居民,人群相对稳定、变化较小,而且租金相对商圈也更低,于是社区成为各路商业势力渗透的必争之地。便利店、社区银行、药店、水果和蔬菜超市、洗衣店等各种便民服务纷纷落脚社区,它们各自提供的服务相对居民的需求而言比较互补,但也相对单一。

  门店数量(计划总数为4000家)和服务种类的扩展,是横向和纵向的扩展,都有利于增加嘿客客流总量,增加居民接触和体验嘿客服务次数,活跃社区关系、增强居民对嘿客的信任感和存在感,以及培养用户通过嘿客网购的习惯和粘性。

  不管是实体店完善电商体验,还是电商从实体店引流,嘿客是商城和门店的O2O结合体。而不管“用词”是消费者、顾客、居民,还是用户,嘿客服务的对象都是指向“个人”而非企业(即B2C,而非B2B),这也就是不久前顺丰创始人王卫所言“B2C是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布局嘿客是为了探索一种能够更好地服务C类客户的模式”。

  O2O也好,B2C也好,都是一种商业模式的统称,只是B2C是企业和个人关系的特指,概念和模式已相对成熟和固定,而O2O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的泛指,概念和范围比B2C更广,发展中也呈现出更多变化和不确定性,顺丰嘿客明显属于O2O中的B2C。

  但嘿客在盈利模式未明之前,就大规模扩张建设门店的举动,让我想起一句话“只要方向是对的,就尽管往前走”,嘿客的方向是否选对了?低调、实干、屡战屡胜的王卫,在嘿客上能否延续战绩呢?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热门排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