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于3月31日至4月4日在汉诺威会展中心举办。今年展会主题是“赋能工业可持续发展”,聚焦人工智能、能源转型等议题。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工业技术展会之一,本届展会吸引来自约60个国家和地区的3800多家参展商。其中,中国参展商数量约1000家,仅次于东道主德国,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展会期间,多家中国企业带来的机器人、数字平台、工业人工智能产品大放异彩。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创新和成就,来自欧洲和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者应探讨如何合作,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在此次汉诺威工博会上,节卡机器人展示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据了解,本次展会节卡除了展出汽车、电子、3C、新能源等领域的6大场景应用之外,更面向全球重磅推出了JAKA S系列智能力控协作机器人新品,其0.1N级高精度力控反馈技术(相当于感知一片羽毛的重量)和毫米级运动控制能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亲临现场操作体验,进一步展现了人机共融的智能与灵活,为柔性装配、焊接和医疗等场景带来新的智造方案。此外,节卡战略合作伙伴施耐德高级副总裁Dr. Ali Haj Fraj也到了现场,与节卡团队就协作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趋势和创新发展展开了深度探讨。
展会上,节卡机器人发布的JAKA S5是JAKA S系列力控协作机器人的5公斤负载机型,JAKA S系列基于以往工具端外置六维力/力矩传感器需要额外安装配置、占用末端工具端空间、I/O接口资源等难题,在机器人末端内嵌了高精度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同时依托新一代自研一体化关节集成架构,搭载先进的自研力控算法,真正做到力控功能开箱即用。性能优势如下:
(1)高度集成,力控功能开箱即用:0安装,0部署。硬件上,JAKA S系列采用力控一体化设计,无任何外露接线,整体防护等级高达IP65,不占用原有I/O接口,与外部设备共融性更高。同时对内接口兼容无传感器模式,模块化设计,最小化售后维修成本。
同时,从用户第一视角出发,JAKA S系列可实现全自动通讯配置,上电自动启用传感器,并简化拖拽配置,用户可自定义拖拽手感软硬度,机器人将根据基础参数、实际工况(机型、负载)自动管理力控参数。
(2)快、准、稳,用户使用体验提升:JAKA S系列外部设置了Point、Free力控快捷键,长按Free键进入力控拖拽模式,短按退出,长按Point键可实现传感器校零。并内嵌超薄、高精度力矩传感器,与外置传感器相比末端法兰厚度减少77%,重量减少50%,最大400N/48Nm量程,综合准度1%F.S.。同时,JAKA S系列拥有行业顶尖的15倍过载能力,最大可承受3000N/300Nm的瞬时过载,传感器分辨率0.05%F.S.。此外,通过整合本体与传感器负载,JAKA S系列协作机器人可自动启用传感器负载辨识,精度提升至3%。
除此之外,JAKA S系列首创奇异点预警。在实际力控拖拽过程中,机器人运动至奇异点或到达限位时,会导致机器人停止运作,需重新上电、上使能,操作繁琐且影响产线正常作业。JAKA S系列协作机器人自研奇异点保护算法,当用户拖拽至奇异点时将增加阻力、自动预警,离开奇异点后机械臂又能自动回稳、恢复“软度”。
(3)更柔顺的拖拽示教,更专业的力控算法。重载助力+智能零点观测算法,JAKA S系列优化负载拖拽体验,拖拽力降低35%,即使施加1N的力,也可丝滑拖拽末端,并可实现传感器零漂自动矫正,解决抖动、漂移问题。JAKA S系列的施力点也更自由,支持全身、可限制自由度的笛卡尔空间内的拖拽,施力位置不再局限于传感器下方,“够不到”,“不能碰”问题不再存在。
应用场景上,以医疗、焊接场景为例,终端用户一般无机器人知识储备,且力控功能开启步骤较复杂,培训操作成本和使用门槛相对较高。同时,传感器属于精密部件,作业场景多飞屑、拖拽力过大或碰撞后易过载而对其产生不可逆的损坏,成为上述用户部署力控协作机器人掣肘之处。JAKA S系列协作机器人具备行业顶尖过载能力、IP65防护等级,能够承受15倍过载而不损坏末端传感器,且在内嵌传感器、免安装之外,创新提供长按Free快捷键直达拖拽功能的人机交互模式,降低用户操作、培训以及维护成本。
自2019年起,节卡机器人先后参与了包括汉诺威、Automate,中国工博会和工厂创新周等国际知名工业展,通过国际性展会在了解行业风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面对面和全球客户探讨合作可能性,了解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侧重点以及对合作企业的关键考察点,比如说成熟度越高的客户,越看重企业综合实力,既关注产品性能、功能,方解决方案专业度、可行性、本地化服务的即时性,还注重已落地的应用场景和品牌知名度,而这也成为节卡机器人全球化布局的重要启示。
继去年成为业内首批通过SRCI认证的企业后,今年节卡机器人在汉诺威又展出了与西门子RobIn e-Box(机器人接口)的深度集成应用,这个应用将“机器人+运动控制+工业网络”的创新路径引入现实场景,通过预配置的PLC功能模块,让机器人控制与西门子工业自动化系统无缝对接。这一技术突破,是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也显著提升了节卡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协同价值。
通过展会可以预见,今年机器人市场仍将呈现以下几点趋势:
(1)柔性制造需求激增:根据MIR睿工业最新数据,在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协作机器人行业全年同比增长28.2%,预计2028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份额将突破20%。在全球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协作机器人市场或将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在工业、新商业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2)“AI+机器人”
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技术(即AI与机器人本体的深度结合)将成为主流方向之一,通过感知、决策与执行闭环,提升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自主性和适应性。今年,节卡机器人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密度,并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结合,推出适应于更多商业场景的新产品,例如JAKA AL系列,它实现了软硬件的一体化深度融合,实现用户开箱即用,同时凭借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伺服控制、FreeCalib免手眼标定技术以及LensZero归零技术等创新算法,将系统精度提升到业内领先的0.1mm,使产品在 3C、半导体、医疗健康等高端制造、精密检测领域拥有更高的作业精度,同时免去了用户现场手眼标定、软硬件操作平台切换的程序,大大缩短了部署时间。
(3)绿色与高效并重:能耗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核心诉求,需要更低能耗更高功效的设备。节卡机器人结构紧凑,创新采用一体化的关节模组设计,负载自重比高,实现更低能耗。同时节卡也新推出了JAKA MAX系列工业协作机器人,通过碳化硅技术将能耗降低40%,同时提升负载能力至40kg,为工业场景提供高效且环保的解决方案。
目前,随着AI等技术的场景化应用,软件层面上节卡机器人也推出了众多如焊接、码垛等场景的工艺包,用户在节卡移动端和Web版操作端就能一键调用。产品上,节卡推出了JAKA AL智能视觉感知机器人和人形双臂机器人JAKA K-1等新产品,其中JAKA K-1得益于多模态感知融合、柔顺力控及双臂协同避障能力,可完成工业场景中减速箱零部件的装配及柔性线缆接插,未来将依托 AI 算法迭代,拓展至教育、医疗等领域,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接下来,节卡将依托“智能感知+柔性执行”的解决方案,评借JAKA AL、JAKA S³移动作业机器人等产品深化在搬运、仓储分拣、上下料等智慧物流领域的场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