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共享、连接的装备服务模式也为我们开启了从未有过的场景创新机遇。我们与日本丸红一起合作搞冷藏车服务,所以我举一个冷藏车场景创新的例子。我们大家都吃蓝莓,有时候你吃到的蓝莓是粒粒结实,外表裹一层白霜;有时候你吃到的是软塌塌、无光泽、湿漉漉的。后者的品质差距,只有两个原因:忽冷忽热和一路颠簸。我们让冷机与平台直接相连,云端控制箱内温度恒定,让冷藏车具备感知颠簸的能力,自动标注每段路的路况,再由此为司机定制详细的路书以避免过度颠簸,从而让每一盒蓝莓都得到全新的物流体验。而这个新体验与旧体验的差别,就是到达目的地的蓝莓是一盒20块钱还是5块钱的差距。物流新体验的价值远远超过运费本身。所以我们认为,装备智能化不是为厂商服务,而是为货物服务。首先是要让装备能感知货物,能记忆并从中学习,从而为货物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体验。
产业的时代通常都是被一代装备定义的,如同我们讲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蒸汽机时代。石器、青铜、蒸汽机,这些标志性的装备定义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我相信这一代的物流产业,装备的标志性关键词将是「货运机器人网络」。因为无论是车头、车厢、集装箱,还是停放车辆的场站都会从功能机变成智能机,都会从单机版变成网络版。因为有能源、有动力、有容器,几种装备连接在一起,形成有感觉、能沟通、能学习、听指挥的机器人网络,才能效率倍增地完成一个货运任务。所以,我们称之为「货运机器人网络」。有机整编在一起的「货运机器人网络」将对物流产业及装备产业都构成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物流企业的运营体系将从面向操作员工的逐层「人管人」模式,过渡到用平台来管「货运机器人网络」的新模式;另外一方面,装备企业都要让自己的产品成为货运机器人网络的一个有机部分,把自己从物流产业的外部产品转化为内生服务。G7的物联网平台就是货运机器人网络的操作系统,致力于帮助双方加速这种过程。
三、物联网结算:物联网数据,将「人」和「钱」在线上打通
结算方式是产业链数字化水平的最真实写照。如果没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就没有今天改变我们所有人生活方式的消费互联网。而与2C的消费相比,2B产业里实现线上的结算要远为复杂,尤其是物流产业的结算涉及货主、物流公司、司机、加油站等等多种主体,交易交付过程充满了各种非标和不确定性,所以是产业数字化链条中最难搬动的大石头。过去两年,G7在这个环节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今天,G7已经为物流产业提供了一个从线上签约、途中监控到结算对账、支付开票的全过程交易结算服务平台。过去一年,G7的交易结算平台为1.84亿吨货物提供了交易结算服务,这个处理规模相当于国内前十大物流公司货运吨位数总和的两倍。能够达到这个规模,原因就是G7用OCR识别、RFID、APP、感知计量等各种不同的IoT手段,把八个行业上百个结算场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让成千上万中小企业从大量手工处理的交易交付,变成了线上IoT数据自动触发的交付结算,实现数据、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数字化结算,价值不仅仅在于提升结算本身的效率,更提升了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健康度。G7在煤炭运输中提供的「抬杆秒结」结算产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煤炭物流场景里,面向司机的运费结算必须把运单、煤炭过磅的磅单做一一对应,物流公司财务室里的小姑娘一天到晚统计交货单,数到手指头都黑了,旺季也不一定能及时处理完。这使得司机不知道要多少天才能收到运费,经常还不得不送钱送礼才能早点结账。而G7平台把磅房承重数据、运单数据、车辆司机数据都直接连接到平台,在园区抬杆放行的瞬间完成吨位数、司机、运费的对账验证,然后立即把钱打给司机。这使得司机从此免去每天承受收款不确定性的焦虑,更免去低三下四送烟送酒去求得本来就该得到的报酬,这种司机安心、货主省事的线上结算方式,使得产业链的关系更加健康,交易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所以我们说,只有全面实现用IoT数据触发业务伙伴之间的交付结算,也就是说用物联网把「人」和「钱」打通,才具备了驶入数字化高速公路的基础。
产业智能:
向纵深发展的三个趋势
过去几年,「创造新数据,带来新价值」一直是G7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因为产业数字化就是一个数据不断积累覆盖,从而不断提升产业效率的螺旋上升。而安全、装备、结算则是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三个基础设施。如果把整个物流产业当作一个活的人工智能系统,G7做为数字化建设者参与其中,也感受到整个产业智能非常明确的进化趋势。
第一个趋势:全链贯通过去几年来数字化的加速发展,已经使得物流产业的各个要素都具备了基础的数字化能力。车辆、ETC、司机、加油等关键节点的线上化,都有了非常充分的条件和供给,这些条件加在一起,使得产业数字化具备了由点及面,跨越台阶的前提。数据链贯通是产业经营者最大的呼声,因为每个节点要素的数字化,说白了只解决一个局部问题,或者说部门级问题,而货运经营者的差异化决策及管理才是形成独特竞争力的源泉。每个货运经营者,无论大小,都需要做出客户或服务范围的选择,都需要做出或轻或重的资产选择,都需要做出外包还是自营的运营选择,都需要用经营结果来不断迭代自己的选择,全链贯通使得这些决策的数据反馈从年月缩短到天,从逐级反馈缩短为直达所有人,让货运经营者可以有更加敏捷的决策节奏,更可复制的服务智能,更精益的组织方式。这种全链贯通与上个世纪的ERP有相通之处,就是业务财务一体化。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ERP是企业整合内部资源的系统工具,今天我们说全链贯通,是货运经营者与「货运机器人网络」的实时连接、与上下游业务伙伴的实时连接,正是这种实时连接的数字化环境将要深度改变货运经营者的生存方式和进化节奏,如同消费互联网改变每个消费者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