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学魂:产业智能 —— G7的实践报告

2021-08-16 12:03

  第二个趋势腰部崛起在过去十年,产业数字化首先是在大企业,然而随着物联网与AI 越发成熟,技术的边际成本一降再降,中小企业很快会成为产业数字化纵深发展的主战场。知名咨询研究机构BCG的一份报告表明:中国物流运力市场是一个典型的纺锤型结构,中小物流企业占到80%以上,其中10-100台车规模的小型货运经营者占比超过30%,只有处于纺锤型腰部的成长型企业迈入数字化经营,才是产业真正迈入了数字化升级阶段。如同中产阶级对消费市场的决定性影响一样,产业中坚力量的数字化才能让绝大多数货主享受到数字化物流体验,对整个产业环境形成决定性影响。尤其是成长型企业没有复杂的组织结构和部门墙,从实施数字化经营到看到回报的时间很短,因此普及速度也会非常快。近几年来,物流产业头部企业的管理红利、规模红利都已经逐渐释放,尤其是标准快递业务进入严重的内卷竞争,3元、2元、1元,似乎没有尽头,同时宏观环境越来越严厉的反垄断的政策,促使大型物流企业必须重新思考增长方式。而物流中坚力量代表了全国各种地区、各种领域的运营服务能力,这些能力的数字化为上游大型企业提供了更大规模、更丰富多彩、可连接的服务资源,通过与这些丰富生态资源的连接来实现增长,对头部公司来说,这远远比他们直接管控到末端所有服务细节、车辆、司机风险要小,耗用资源要低,也更符合当今社会期望,也许这种更绿色的方式才是头部公司未来十年可持续增长的大路。

  所以,我们认为,技术供给侧和上游平台的共同促进,会让产业腰部中坚力量的数字化能力迅速崛起。

  第三个趋势:从「白」「黑」一直以来,物流产业把以包装盒为特征的最终消费品称为「白货」,把来自大自然以及工业中间品称为「黑货」。整个供应链,可以做个简单划分:靠近消费者的前半段是「白色」的,靠近原材料的后半段是「黑色」的。过去十年,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快递快运行业迎来重大机遇,带着条形码的白色前半段经历了效率极速提升的黄金十年,如今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供应链的黑色后半段仍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从公路运输的效率来看,黑白两段的效率有4-5倍的差距。而且,从对能源及环境的消耗上看,黑色的后半段远远超过白色的前半段。今天,我们看到黑白两重天的局面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是以「双碳」为标志的环境改善的巨大压力倒逼生产企业改善供给侧供应链,因为实现碳中和下的增长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你的供应链能耗成倍下降可以抵消增长带来的额外能耗。另一方面,黑货虽然没有包装箱条形码,但今天物联网的感知能力可以完全做到让煤炭、矿石、水泥的供应链全程数字化。技术和环境的双重驱动,让黑色供应链进入效率提升的快速轨道。以G7在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等地煤炭运输的创新实践为例。过去从煤矿到电厂,司机一趟活儿最多可能要用三天,大量的时间都在排队,一个月下来最多能跑6000公里。低效的同时,怠速排队的尾气造成很严重的空气污染。从去年开始,G7结合物联网技术,拉通了货主、司机、场站及车辆之间的数据流,重新设计了运输链条上的车辆、集装箱及场站设备,以「平台+装备」的服务组合,探索出一天五趟的「数字甩箱」智能运营模式,司机月均能跑26000公里,相较传统模式增长4倍以上。提升司机收入的同时,运输能效倍增,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G7的下一步:

  全方位物联网基础设施

  数据贯通的智能服务平台

  回顾过去两三年,G7对产业智能方向的判断大致没错,但是也有更多的事情我们判断有误或者姿势不对。总结起来,两类最大的问题其实都是常识性的:一是我们并不真的知道想做的创新,每一个都这么难,直到发现产生结果所需要的投入远远超过最初的想象,才开始懂得敬畏,步步为营;二是我们并不真的知道最基础的客户服务品质有多么重要,直到发现很多客户失望离去,才开始痛心不已,亡羊补牢。深刻反思这些问题,做为一个2B的技术赋能公司,我认为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越是做难做的事情,越是要先搞清楚什么是要坚持不变的东西。这才是所谓战略定力的源泉,因为随机应变不难,难的是坚持不变。如同做人要有原则一样,对G7来说,有三个不变的原则:有结果的技术,有长期的朋友,有灵魂的团队。G7不做生意,因为产业不缺杰出的物流公司,但是真正能用技术带给大家价值的公司还远远不够,所以G7要做且只做有结果的技术;想捞一票就走的人在传统产业里没有立足之地,产业里真正优秀的企业无论大小,都是五年、十年积累的结果,要跟这些优秀的伙伴一起,瞄准一个方向相互信任、持续改进,产业链才能真正提升,所以G7要交且只交长期的朋友;产业数字化这样的事情既要接地气、有耐心,又要真的对未来有信念和想象力,所以我们必须是且永远保持是有灵魂的团队。不变的还有G7的出发点,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服务是实现装备智能化连接、货物数字化体验的基础,这个基础服务G7已经做了十年,接下来我们要以客户服务品质为根本,在物联网基础设施上做坚定的技术及运营投入,通过全方位物联网实现车辆、场站、容器等等所有物流装备的普遍智能、普遍连接,让物流管理者从「人管人」过渡到用平台来管理有感觉、会说话、听指挥、能学习的「货运机器人网络」。

  未来两三年,针对产业的新趋势,G7必须要在两个关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方面,中国有数十万货运经营者,这个多彩生态的深度数字化是行业发展之必然,G7将坚持打造「人车货钱」全链贯通的、去中心化的智能服务平台,帮助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拥有与头部公司一样的全面数字化能力,助力他们在这样的数字化环境中自主进化,敏捷迭代,经营效率倍增。另一方面,供应链数字化从白到黑纵深发展的大趋势下,G7要与行业引领者携手,做生产物流产业智能的先行者,持续创造效率倍增的新标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