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名为“美一好”的公众号发布讣告称,8月12日下午2时,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昵称“萌剑客”),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终年31岁。
针对该事件,蔚来汽车品牌部人士回应称,NOP领航辅助并非自动驾驶,目前仍在交警调查阶段,后续有调查结果会向外界同步信息。
来源:美一好公众号
按照官方介绍,NOP为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融合了车载导航与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允许车辆在特定情况下按照高精度地图导航规划的路径自动巡航行驶。随蔚来在2020年10月的2.7.0版本的OTA更新推送,和特斯拉的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功能相似。
根据事发时的行车数据,詹文认为,因为车主对于蔚来NOP功能的依赖,也为之后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如果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托管时间达20分钟,驾驶者则容易产生疲劳,在驾驶过程中产生懈怠,很容易发生风险事故。”
而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蔚来NOP硬件的“不给力”,为危险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作为行业领头羊,特斯拉也因为毫米波雷达的缺陷而频频引发事故。2020年6月1日,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台湾嘉义的高速公路上撞上了一辆侧翻的大货车,事故的原因指向特斯拉搭载的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没能准确识别物体,最终造成车辆撞向前方倒地的货车。
事实上,在蔚来NOP相关条款中,蔚来也说明了“NOP领航辅助”Beta 版本为公开测试版本,功能尚处于持续优化阶段。一位蔚来汽车工程师曾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在测试版的NOP中,随着参与的用户越多,蔚来也能掌握更多的数据进行产品优化。
来源:蔚来官方
不过对于车企来说,激光雷达高昂的价格成本是其最大的掣肘。詹文表示,与毫米波雷达千元左右的价格相比,目前激光雷达的市场价是其7倍乃至更高。“如果车企的自动驾驶能力仅停留在驾驶辅助阶段,完全没必要耗费大量成本安装激光雷达。”当前业内的观点是,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才需要使用激光雷达。
事实上,在车企的美好初衷面前,搭载了辅助驾驶技术的车辆确实降低了一些事故的发生,只是与此同时,当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水平难以支撑起人们对其的信任与依赖,技术也开始向逐渐交出方向盘的用户露出危险的獠牙。
当自动驾驶成为最大卖点
在此之前,新势力们正不遗余力地将自动驾驶作为产品的核心卖点推向受众。
来源:威马
随后,在2020年11月的广州车展,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高调宣布,2021年将发布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
创始人们为了自动驾驶“打破头”的架势,成功吸引了大批追随者。
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甚至在自己的微博晒图,自称“在自动辅助驾驶帮助下,放心地边吃东西边开车”。
来源:微博
有不少消费者明确表示,选择特斯拉/小鹏/蔚来的一大原因便是其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在日常行车中开启辅助驾驶功能。蔚来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季度售出的车辆中,选配NOP的用户比例已经高达80%。6月3日,小鹏汽车也宣布, 正式向用户开放NGP 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测试版)的 125 天之内,用户累计使用里程已突破 500 万公里。
就在几天之前,一位理想车主发布短视频炫技,视频显示其在开启辅助驾驶系统的状态下,放平座椅,躺着开车。
来源:网络
一位自动驾驶工程师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车型还没有真正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基本为L2级别,又称高级辅助驾驶。”
技术远未成熟,我们就这样磕磕绊绊地上路了。但这并不影响车企们乐此不疲地向消费者讲述自家自动驾驶技术的美好。“当自动驾驶成为智能电动车最大卖点,车企的宣传变得激进起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宋健担忧道。
“2019年我驾驶着Model 3去山东德州参加朋友的婚礼,在高速路上开启了驾驶辅助系统,并拍摄了一段不主动参与驾驶的短视频发到了朋友圈。”特斯拉Model 3车主郭艾忍不住向朋友们炫耀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强大。
一位道路养护相关工作人员坦言,“我们单位每年都会遇到几例(蔚来)这样的事故,无论是在高速公路施工,还是在紧急停车带施工,都发生过类似事故。”
打开自动驾驶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