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渡劫」,自动驾驶穿越生死线

2021-08-17 10:11

  日产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超过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失误造成的。假如能去掉所有的人类司机,汽车的互联互通会让交通变得井然有序,完全自动驾驶更容易实现。美国NHTSA报告中提到一个数据:引入自动驾驶后,特斯拉车祸发生率已经降低40%。

  当然,前提是要达到所谓的“理想状态”。一位自动驾驶工程师认为,“自动驾驶需要生态环境为前提,它不是某一家车企的事情,只有实现很高的覆盖率之后,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状况,否则自动驾驶车辆和人类驾驶车辆混合并行,反而会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利用辅助驾驶系统帮助我们判断路况,但时刻保持驾驶状态,随时准备接管驾驶,这才是目前打开自动驾驶的正确方式。

微信图片_20210817100637.jpg

来源:unsplash

  仅依靠部分车主的“自觉”显然不够,对车主进行必要、甚至是强制的安全教育,是车企必须履行的职责。

  车企还应尽力通过技术手段增加安全性。比如为车辆标配DMS(Driver Monitoring System)驾驶员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丰田汽车打造,使用红外传感器、基于驾驶员面部图像处理,来实时监控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当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走神、打瞌睡时,系统可提醒驾驶员接管驾驶,并降级缓退。如今该系统在小鹏P7、宝马X5等车型均有搭载。

微信图片_20210817100641.jpg

来源:unsplash

  频频出现的安全事故给自动驾驶拥趸敲响了警钟,同时逼迫车企宣传自动驾驶时回归理性。当自动驾驶功能逐渐成为标配,如何引导、监督驾驶员正确对待和使用驾驶辅助系统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另一个尴尬之处在于,就算是责任判罚清晰,也并没有标准的理赔方案。

       即便如此,各车企大概率不会停止发展自动驾驶的脚步。

  毕竟,系统不会疲劳驾驶,更不会酒驾,理想状态下自动驾驶可真正实现文明通行。

  眼下,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使用自动驾驶?

  有不少车主面对新科技时,还是保持了难得的理性。

  购买Model 3一年多以来,韩非已经习惯于频繁使用特斯拉FSD功能,但远远谈不上绝对信任,“特斯拉的自动驾驶(FSD)在高速行驶时特别好用,车辆可自动进行加速减速,开车很省心,但是遇到一些情况,比如突然被超车或者有人加塞,我一般还是自己开,不放心把命交给电脑”。

  小鹏P7车主潘然表示,“小鹏的(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并非系统默认开启,只有停车状态下才可以开启,并且在开启前,系统会弹出一个用户指引,强制车主看完视频并进行答题,这个过程不能跳过,必须全部看完才行。”

  毕竟,再先进的算法得出的也只是“概率”,生命不能当做赌注。

  与此同时,自动驾驶相关法规也亟待完善。百度自动驾驶研发人员詹文表示,如果仅以技术水平作为标尺,在L0-L2级别的自动驾驶中,驾驶员完全掌握着汽车的行驶,自动驾驶仅起到辅助作用,所以相关刑事责任均由驾驶员承担。

  阳光车险一位员工告诉未来汽车日报,“没有自动驾驶相关的条款,如果能证明是车辆问题,保险就不赔。目前为止还没有自动驾驶事故的赔付案例。”

  但在这场技术法规的争议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驾驶员在开启辅助驾驶系统的过程中,保持主动介入汽车控制,如果发生事故无法完全排除车辆出现技术问题的可能性,车企也应承担责任。“出现自动驾驶事故后,驾驶员和车企很难厘清责任关系,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