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产品凝聚了工业转型的顶尖智慧产品,我国企业的学习,不仅停留在看上,还进一步体现在购买,使用与消化中。寻找我国产品和服务差距,补齐创新短板,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学习不仅局限于技术,还有管理与运营。例如,“制造业X”数据生态系统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德国工业界希望通过该项目,建立一个拥有德国主权、安全的数据平台。这就是我国制造业学习借鉴的一个重要案例。4、交流的平台在博览会上,德国专家认为,工业4.0时代的企业应该像IT企业那样,具备更加协作和开放的思维,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更多的互动,这关乎供应链、创新和效率。另一方面,“工业4.0”正在呈现出一种新的行业思维方式,企业需要以开源方式思考发展路径,与其他企业和用户共同开发产品,让年轻企业、新兴行业参与进来,相互学习,展开合作。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需要合作,例如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加强合作,以有效利用数据,避免催生新的技术鸿沟。现代企业需要全球化的解决方案,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以及任意地点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这都需要国际合作。汉诺威工博会作为联系全世界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的重要国际活动,也是推动国际企业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为参展商,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拓展国际市场的绝佳机会,也迎来了更多专业新朋友,丰富了合作生态圈。国际大厂对中国发展充满了信心,这也是我国企业寻求合作的有利条件。
我国许多企业为扩大影响力和扩大国际合作而持续深入参与工博会,例如新松甄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系列机器人创新产品与智能制造技术参展,与来自全球近9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企业深入交流。在本届工博会上,还有城市,经开区赴会招商,在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投资中国”展区,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机会,来华合作发展。二、制造转型,预见物流本届汉诺威工博会聚焦工业转型,而工业转型中,物流占有重要位置,因此,物流的未来发展,从工博会上可看出趋势,工博会为探讨最新工业领域物流技术发展趋势提供了机会。具体地说,工博会有全球工业技术发展“风向标”之称,物流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物流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需要对工博会展示的代表性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得到启示。
中国物流企业应挖掘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国际物流的新机遇,让世界倾听中国物流声音,了解中国物流解决方案,以全球化视野,重构物流行业生态体系,形成新型竞合生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2023年工博会展示的发展趋势进入深入剖析,探寻其中,触摸到物流的时代脉搏,感受到物流的生态趋势,领略了物流的发展信息。当今世界,持续的颠覆性变革已成为新常态,工博会上,制造业的三大趋势是:碳中和、AI和数字化。物流业的未来十年的发展,与这三大趋势相辅相成,可以概况为绿,智,数。1、绿-氢能的应用202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挑战,工业领域正在尝试多种方法,氢能和燃料电池最新产品是一个重要聚焦点。氢能相关企业和话题一直是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热点,本届工博会氢能更是热门词之一,据统计,500多家参展公司展示了氢在工业中的使用解决方案,比去年翻了一番。在工博会上,围绕氢气的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和安全存储,以及氢能应用的各种场景,很多企业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可持续性成制造业转型必要考量,也是物流发展的考量,在物流新发展格局下,绿色化将成为趋势。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在物流企业运营中,氢能,在物流上的应用将是未来的重要选项,不仅因为其具有真正的零排放,更因为其比锂资源更广泛。目前,迫切需要将氢经济从小众转向规模化,在推氢能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从全球来看已经有约40个国家出台了氢能的政府政策跟国家战略。首次亮相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中国重塑集团,携多款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和经德国官方机构检验认证的燃料电池电堆参展,向全球展示中国企业在氢能领域的技术创新经验及先进制造水平。我国有许多氢能源的利用经验以及成功案例,特别是在商用车的应用领域里已经是领先于全球。新能源已经成为车辆、叉车等物流装备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中之一是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无需燃烧,而通过将储氢罐中的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水这一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在功率密度、充氢效率等方面优势明显,适合商用远途场景。氢燃料电池其本身具备零排放、零污染、无噪音、充氢快、续航强等优势特点,相较于纯电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在质量能量密度、体积功率密度、充氢效率方面具备优势。以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作为发展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切入点,解决商用车电池里程和充电时间“焦虑”,加氢时间一般在5分钟内,续航里程能达到600公里以上。
2017年起,我国陆续出台政策推动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2020年,氢燃料电池加速进入示范导入期,据预测,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预计约达10万辆,2035年前保有量约达100万辆。但是,氢能源在物流上的应用,需要创新的技术和明智的经济政策战略。目前主流的氢燃料电池车采用的依然是相对传统的球罐储气方式,以保证气压受力均匀,但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车身零部件布局的灵活性。绿氢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生产和运输成本较高,配套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时间,但绿氢是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如果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将拥有巨大发展潜力。2、智-落地进行曲人工智能是本届博览会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伴随新一波AI的热潮,人工智能进入深水区,人们关注的是“生产中的AI”这一内涵,人工智能技术已不仅仅是一种发展趋势,而正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过去几年,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概念出现,而从本届工博会上可以明显感觉到,从为生产线设计的最新工具,到应用于产业链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正开始大规模实际应用在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