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运输进入“数智化跃迁”时代 看软件专家如何用技术创新驱动能源运输智能升级

2025-05-21 17:32

能源物流路径规划涉及实时交通、气象变化及物资特性等多重动态因素,其复杂性远超普通物流。传统依赖人工经验和基础模型的调度方式,效率低下且空驶率较高,尤其在高危物资运输中易引发安全与环保风险。针对路径规划与调度的行业痛点,刘洋创新开发了《物流网络数字化分析软件》,深度融合GIS空间分析、大数据建模及智能算法,打造动态响应式路径优化与资源调配机制。系统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整合每分钟更新的交通流和气象预警信息,能够在5分钟内完成千节点规模运输网络的最优路径计算。其计算与规划能力为行业顶尖水平。该软件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动态自动调整路径以适应交通、天气与能耗变化;精准识别运输节点和瓶颈,提升资源调度效率;智能调度有效降低空驶率和能源浪费。华北某煤炭运输枢纽应用该软件后,车辆周转效率提升23%,空驶率从27%降至19.7%,单位运输成本降低15.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高度评价:“该软件在复杂运输网络的路径优化方面表现出色,显著提升了物流调度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绿色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能源局运输管理办公室指出,“系统有效整合多维动态信息,优化了能源物流路径规划,推动了行业节能减排和智能化升级。”中国交通信息化发展联盟评价该软件为“智能路径规划领域的重要创新成果,极大促进了能源运输的绿色转型和运营效能提升”。

智能仓储管理数字化系统:筑牢高危能源物资安全防线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能源等高危能源物资对仓储环境的温湿度、压力和泄漏浓度等参数要求极高,稍有疏忽即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中国目前仍然有大量仓储还在依赖人工巡检和静态监控,响应速度慢且预警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标准安全监管需求。针对这一短板,刘洋研发了《智能仓储管理数字化系统》,融合RFID物联网感知、视频智能识别与智能规则引擎,实现对物资精准追踪和环境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系统部署400余台UHF RFID读卡器及高精度传感器,将泄漏预警响应时间从传统的5-8分钟缩短至2秒,大幅提升安全防控能力。此外,系统还可以智能布局仓储空间,根据物资属性优化存储策略,提升空间利用率,减少人工干预和误操作,极大提高作业效率和管理精度。

该系统已在多类高危能源仓储场景广泛应用,显著降低隐患发生率,筑牢了能源仓储的智能安全防线。刘洋表示:“系统核心是让安全管理实现从‘人工被动’到‘智能主动’的转变,构筑一条可感知、可预警、可干预的智能防线。”此成果填补了高危能源仓储智能化管理领域的技术空白,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本质安全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多式联运智能化管理系统:打通能源运输“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

  • 没有啦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