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双11”一天内,淘宝天猫总交易额达到了350.19亿,累计产生物流包裹数为1.67亿个,因此物流、配送等环节出现延迟现象将在所难免。
为打破“爆仓”困局,阿里巴巴在今年就推出“杀手锏”——菜鸟网络。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菜鸟网络通过已掌握的大数据应用能力和物流数据的信息分享,指导商家备货。
事实上,其他电商也在采取类似的动作。比如去年卓越亚马逊宣布成都的第四大运营中心正式启用。自此,卓越亚马逊在国内拥有北京、苏州、广州、成都四大运营中心,可以快速有效地对覆盖几乎全国地域的卓越亚马逊消费者提供物流配送支持。京东商城也同样在全国买地,并在江苏省宿迁等地筹建物流仓储基地,以解决日益加大对物流压力。
可以看得出,类似于卓越亚马逊、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自建物流园区”运营配送中心已大势所趋,从目的来看,很明显,电商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主要还是为了提升送货的速度,弥补第三方物流的不足与企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瓶颈。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物流园区逐渐成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衔接点,是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只有更好地做到“最后一公里”专业化物流、配送服务,消费者才会对于商家增加一分青睐,物流园区的服务城市运行、服务消费、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价值才会不断增强。
可见,借助电商的力量,根据网购“新经济”的需要提供高端或是个性化的需求与服务,或许是未来物流园区地产开发的趋势。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