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年一遇的暴雨,突袭京津冀,造成的物流货物损失谁来赔付?放大了保价赔付在物流上的重要性,其实,快递保价赔付从来不是一个小事情,尤其在快递竞争进入下半场之时。
从服务角度说,保价赔付已成为快递行业服务的又一个竞争热点,谁定的保价合理,谁赔付的快捷周道,谁就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否则,其优质服务将大打折扣,品牌信誉将遭到质疑。
一、服务新赛道——保价
快递行业进入比拼服务的下半场,注重用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成为焦点。保价成为快递服务新赛道,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近几年快递全行业服务升级的共同努力,消费者的“保价”意识也明显提升。
顺丰,在去年寄丢手机、寄丢黄金,陷“保价赔偿之争”之后,痛定思痛,保价服务2.0版本上线,重点围绕保价展示、理赔规则和理赔时效,针对性地做出优化升级。
京东快递以顺丰保价事件为契机,推出了一款全新保价服务——“全额保”,从理赔规则、赔付时效与运营保障等多维度对保价服务进行升级。
今年的顺丰手表遗失事件发生,圆通立刻基于原有保价服务基础进行了全新升级,新增了“普货保”、“文件保”两种产品类型,产品定位更精准、承保范围更全面。高货值快件是保价服务的专属,可经济性快递做保价其实也是一种提升附加值的选择,圆通“保价服务”成为展现自身承运能力持续增强的手段,为消费者和商家客户的寄递体验保驾护航,亦是圆通提高品牌溢价的关键。
快递巨头们,不约而同地在保价这个新赛道上扳开了手腕。快递物流行业正在经历着从存量竞争、价格竞争走向以体验为核心的服务竞争阶段,保价理赔的升级,是其服务竞争的具体体现,意味着快递行业回到行业最本质的问题上来。
不少消费者对邮寄快递的保价机制提出了质疑:认为寄快递过程中已经付了快递费,快递公司就应该保证物品安全无误地送到收件人手里,这是快递公司的本职工作,所谓的保价服务存在服务拆分和责任转嫁的嫌疑。
实际上,保价是独立于寄递服务之外的一种新的合同关系,是根据增值服务进行付费,于法也有依据:《邮政法》在第五章“赔偿损失”中,对保价进行约定,法律法规是认可快递保价服务的存在。
快递保价服务存在合理性,问题在于怎样做好保价。虽然,保价服务已经成为每家快递公司的“标配”,但到具体执行上则会出现很多状况,大部分快递公司设置实际价值上限,一般为2万到3万。
京东单票保价上限30万元,现在已归属京东的德邦,最高声明价值可以达到100万元,当然,德邦以大件为主,理应较高;另一个问题是拒收,或推诿不给保价。
从快递公司角度来说,在消费者寄送快递时,快递公司需要向消费者说明有关快递保价的相关事项,《快递暂行条例》明文要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有告知保价规则和保险服务项目的义务。
快递行业的保价一直都是公众关心的问题,现在的快递巨头,几乎每家都出台保价相关标准和规定,但是基于快递保价的复杂性,引发的争议颇多,保价赔偿到底需要遵循怎样的标准等,一直都是没有弄清的问题,不同快递公司提供的同类保价服务差异也很大。
就当前来说,不可否认,快递行业的保价机制还不完善,需要围绕保价乱象加强行业自律,尤其是针对高净值货物的保价,切勿在格式条款跟邮寄过程中暗藏陷井,这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保价,本来是让消费者通过购买增值服务保障安全,然而,保价的规则不明、争议颇多让很多用户对这项服务望而却步,当贵重物品的寄送无法得到保障时,“邮寄”这一服务本身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失去用户信任对于快递业来说是致命的。
借服务升级东风,在保价这个新赛道上,针对具体保价规则,同时提供多种保价产品的方式更受消费者青睐,保价服务升级只是服务战一个开端,是良性竞争的开始。
当下,快递高货值物品越来越多,保价服务作为快递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不仅要落实到位,还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增值的价值所在,而不能成为一种消费负担。
更为重要的是,保价升级,不能仅停留在升级上,而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回归到寄递安全问题上来,没有安全,速度就是零,服务体验不止聚焦于“快”,更强调稳定、安全。
快递保价到底是什么,是保险吗?从根本上说,不是一种保险,而是快递公司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对快递公司营收产生重要影响,保价的本意是让快递企业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提供增值服务增加收入。
据说,保价已成了顺丰“增收”的一部分,2022年顺丰控股上半年总件量达到了51.3亿票,假设有10%的快递选择保价,以最低1元保价费用计算,一年也能增收5亿左右的收入。
二、保价老难点——赔付
时下,赔付争议已成为了整个快递产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更快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直接关乎到快递企业的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快递理赔已经让顺丰连续登上好几次热搜,近日,顺丰38万元劳力士丢失有引起轩然大波,虽然,顺丰回应:10天内找不到将全额赔付,所幸手表找回了,但由此引起的赔付波澜,使消费者对保价理赔发出了灵魂拷问。
顺丰,快递的大哥大,一向以速度快、服务好著称,但在保价理赔上却备受诟病,深陷舆论风波,花费了30年时间打造的优质服务招牌遭到了质疑。
快递保价经常发生“理赔难”,成为一个老问题,消费者花钱买“安心”,却仍有可能遭遇“闹心”。这次的暴雨,又将“保价赔付”等快递行业痛点再次挖掘了出来,正视赔付,是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的赔付争议事件背后,所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赔付金额与期望值不符、保价服务名不副实、赔付周期长以及申诉手续繁多等内容,可概况为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