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申通“中兴”纲鉴

2025-08-17 15:30

  不仅如此,并购丹鸟,对申通来说是打开了高端市场的钥匙,一夜之间获得了直营制品质快递网络,这是其加盟体系难以快速构建的核心资产。成功收购丹鸟之后,申通将进行战略性的市场布局,能够牢牢抓住区域配送、即时零售等新兴商业场景所蕴含的机遇。

  逆向物流服务能力是丹鸟的核心壁垒,也是即时零售爆发中的核心场景,此举将丰富申通自身成熟的业务产品矩阵,形成“经济型快递+品质快递”双业务矩阵,2024年申通大客户业务规模已同比增长260%,其中不乏中国移动、上汽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高端市场拓展初显成效。融合丹鸟后,申通有望在抖音电商“次日达”等新兴战场与顺丰、京东正面交锋,以争高低。

  今天的申通已有了一张新“名片”。回顾过往,客观的数据,见证了申通过去的衰落,也见证了今天申通的成功。三年前的2021年,申通净亏损达9.05亿元,而刚过去的2024年,申通盈利10.40亿元,同比增长205.24%。

  更可喜的是,这一发展趋势在2025年得到延续,今年一季度,申通实现营业收入119.99亿元,同比增长18.43%;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24.04%;单月业务量时隔10年之后重返行业前三。

  从1993年成立到2021年11月首次突破100亿件,申通用了整整28年时间,而从2021年到去年11月首次突破200亿件,申通仅仅只用了3年。申通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3.80%,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110.88%,行业排名第一。

  人们此前对通达系根深蒂固的认知是“卷低价、体验一般”,而这一固有印象,正在被申通带头打破。申通的转变,是自己的选择,也是大势所趋。也许,江湖依旧是那个江湖,申通已不是原来的申通。

  在穿越火线的这三年,申通已经通过“中心直营化、网络扁平化、资源集约化”等核心举措,打造出了经济型快递的价值标签,并在行业竞争中赢得先机;收购丹鸟,不仅在品质快递上更上一层楼,而且在业务量上十年来首次重返快递行业第三。

  申通终于回到舞台中央,但与过去的小弟,三通一达的翘楚中通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中通快递2024年业务量302亿件(市场份额17.25%),净利润88.88亿元,未来的申通,可能更注重利润的增长,优如顺丰与京东物流一样。

  二、战场也不是过去的战场

  任何商业布局都要考虑到整体环境的变化,讲究一个“谋时而动,顺势而为”,快递行业环境发生了什么的样的变化?快递业的竞争法则已然改变:从草莽时期的网点数量比拼,到资本时代的规模效应竞赛,如今迈进品质与服务定胜负的新纪元。

  游戏规则渐渐变了,规模为王不再是快递行业的天条,价格战开始向体验战过渡……这些趋势势不可挡。这样的情况下,谁能更早地意识到变化、更坚定地出手,自然赢在了新阶段的起跑线上。

  同时,要明白,用户规模见顶,不代表企业就摸到了市场潜力的天花板,快递行业进村、进厂、出海以及偏远地区集运等等,还有广阔的市场。

  进入2025年,中国的快递市场已不是过去的那个江湖,全行业正走在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的转折点上,在竞争维度——从比拼单量规模,转向争夺客户体验的价值高地,这即是一个旧时代的句号,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而申通,则是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求变。

  当行业陷入"以价换量"的囚徒困境时,当多数企业深陷价格战泥潭时,申通先人一步,率先跳出这一怪圈,提出“不争市占,争体验”的战略,将资源投向时效提升、末端服务和数字化建设上。

  王文彬从执掌申通第一天就明确拒绝低价竞争,当同行卷价格,抢规模时,申通拒绝无效规模,而是践行"以产定量、以质定价"理念,通过精准测算产能承载能力,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将服务稳定性、时效保障等指标纳入定价体系,推动价格与价值对等。

  近几年,申通更深刻地意识到单纯价格战没有未来,申通单票价格继续高于主要竞争对手,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申通这几年的突破并非依靠低价倾销,而是通过提高产能与服务体验的自然结果。

  申通用实践打破了"规模即王道"的行业迷思,以业绩说明了真正的竞争力不是低价,而是能否为用户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价格导向不如价值导向,快递行业要从“内卷”转向“创造用户价值”。

  目前,快递业界都意识到卷入价格战是“用最笨的方式打最累的仗”,结果单票收入持续下降、服务质量和口碑难以保障,导致企业的竞争力大减,从而自上而下形成了“反内卷”共识,只是申通快递先意识到这一点,先行一步,占有先机而已。

  新形势下,中国快递,体验成为第一要义,特别是经济型快递,这是因为面对电商行业从流量竞争向效率竞争转变的趋势,消费者体验的持续升级,电商行业,正呈现“重体验,强服务”的趋势。

  与电商密不可分的物流行业也更为重视体验,电商平台的流量分配与物流服务质量高度挂钩。商家要获得平台更多的流量,就必须做好物流,提升发货、配送速度,让用户尽快收到完好无损的商品,这就提出了体验重要性。

  其实,消费者也愿意为较好的体验买单,尤其是青年群体,从山姆、胖东来、泡泡玛特等企业可以看出,人们十分乐意为高品质或能提供情绪满足的商品和服务买单,这一趋势必将传导到快递服务上。

  部分快递企业甚至将“体验”提升到战略高度,申通就是其中的代表。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强调:“未来的竞争是客户体验的竞争。”并先行一步,2023年,在成立三十周年之际,申通定下了“打造中国体验领先的经济型快递”的目标,并将2024年定为“聚焦体验年”。

  怎么做好体验?就是要在追求体验的战略下,深耕产业带需求,以"经济型赛道+定制化服务"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壁垒,打造“确定性服务体系”,提供高性价比服务。

  申通以营收利润不断提升的亮眼答卷,验证了"体验经济"战略的前瞻性,印证了"体验经济"的商业价值。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申通快递72小时准时率稳居行业前三,客户满意度提升幅度位列首位。

  目前,体验为先已成为快递企业的共识,纷纷开始建立差异化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升级基础设施、分层服务产品化、末端服务多元化、绿色物流……而申通,更早更坚定地进行了转变,赢在了起跑线上,通过创新,先人一步走出了差异化,从体验战中杀出重围。

640.png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